2021年11月14日-15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共同举办的第八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在南京召开专业评审工作会议。

香港“2022年度优质建筑大奖”筹委会24日宣布,即日起至明年3月18日接受提名。大奖筹委会于当日记者会上介绍,本届大奖主题定为“智慧创新、持续发展、卓越建筑”,秉承“以人为本”理念。另外,今年还新增了“可持续发展项目大奖”及“创新项目大奖”两项特别奖项。

一座新旧交融的国际设计新地标,正式亮相城市副中心。昨天,位于张家湾设计小镇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项目,迎来封顶封围的关键节点,昔日老工业厂房在“腾笼换鸟”后实现新生。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项目负责人相虎介绍,改造后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项目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结构,是张家湾设计小镇片区体量最大的更新改造工程。

11月23日上午,云南省2021年建筑垃圾减量化暨质量安全标准化观摩会以视频方式线上举行。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质量安全监督处负责人介绍,今年是推行建筑垃圾减量化的第2年,两年多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云南省政府及住建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快速前进、行稳致远,取得了一定成效。

北京2022年冬奥会11个冬奥场馆全部都通过了绿色建筑认证。其中包括国家速滑馆、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延庆冬奥村等。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当前,我国省会城市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开始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内蒙古、安徽、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当地“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表示要推广、发展绿色建筑。

近日,济南市首个“掌上开标”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济南市张庄村城中村改造保障房项目地块一商务办公楼施工总承包项目顺利完成掌上交易开标。此次招投标共有4家投标单位参与,所有投标单位通过手机登录招投标“掌上交易”APP,在手机端直接完成开标全过程,平均用时10分钟左右。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但建筑业整体发展仍主要依赖投资拉动、资源要素投入,数字化程度较低的问题依然突出。我国加快部署推进新基建,培养壮大数字经济新动能。近年来,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持续攀升,到2025年有望突破55%。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实现“变道超车”的关键举措。2021年,各项政策红利加持,“十四五”规划新增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等新经济指标。

作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北京赛区服务记者群体的主媒体中心,国家会议中心二期是北京赛区建筑规模最大且开工最晚的新建项目,自2018年12月赛时设计工作开展以来,北辰会展投资有限公司和冬奥组委相关部门共同组织设计单位从功能、成本等多维度综合考量,进行多次方案研讨及优化,经历7轮重大调整后,设计团队将IBC、MPC合并,形成目前最优的“主媒体中心(MMC)”方案,将赛时与赛后做到相近功能永临结合,在冬奥会赛前完成正式幕墙封闭,省去原定赛时阶段主体项目用临时幕墙封闭的投资,大幅降低成本。历经两年半,主媒体中心已于今年7月正式移交冬奥组委。

冬季雨雪冰冻恶劣天气、疫情防控压力等风险隐患交织,容易对施工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为此,近日安徽省住建厅下文要求做好各类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的预警、应急、保障等工作,推动全省建筑施工生产平稳有序,保障好广大一线工人平安。近期,安徽省组织对各地建筑工程展开了一轮大规模监督检查。通过资料检查和现场实地检查方式,共发现问题和隐患413项,对安全隐患突出的6个项目下发了执法检查建议书。

《数字建筑白皮书2021》指出,所谓数字建筑,是基于数字孪生理念,全面运用5G、BIM(建筑信息模型)、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实现建筑的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数字化、智能化,从而构建项目、企业和产业的平台生态新体系。

说起城市建筑,北京一直在旅行菌心里封神,她有古韵的中国风,也有新潮的科技感。但就在前不久,另一个城市的出现击败了北京,以147票vs129票的微弱优势,拿下了2026年世界建筑之都的称号。它就是,巴塞罗那。

日前,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江西省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符合建筑行业特点的用工方式基本建立,建筑工人实现公司化、专业化管理,建筑工人权益保障机制基本完善;建筑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考核评价体系基本健全。到2035年,建筑工人就业高效、流动有序,职业技能培训、考核评价体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