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BIM技术,超高层建筑上海中心大厦设计方案中将大厦主体部分扭转120度,减少风荷载作用效应24%;应用BIM对主要施工方案进行模拟优化,使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提升了施工效率和质量;智慧工地系统的引入,使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隐患治理时长缩短55%……记者看到,数字化运用正在改造工程建造的各个环节。

湖北各市州建筑工程质量如何,省将对其“打分”评价。11月24日,从省住建厅获悉,湖北省开展建筑工程质量评价试点工作,以市州为单位对其建筑工程质量展开整体评价,试点时间直至2023年12月31日。武汉、襄阳、宜昌为试点工作示范城市。建筑工程区域质量综合评价占比10%,通过相关资料评定,包括建筑业劳动生产率、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竣工造价、装配式结构推广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

记者从广州市广州民间金融街获悉,位于海珠广场的星寰国际商业中心荣获2021年美国建筑大师奖建筑设计-综合体建筑(优秀奖)。星寰国际商业中心位于广州市“城市客厅”海珠广场的核心位置,项目建筑设计灵感取材自广州母亲河珠江的流水之态及片区商业文化历史背景,主张 “工作生活新融合”。

11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2025年,城市副中心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功能基本形成。北京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基本完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取得显著成效,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副中心质量”体系初步构建。

11月2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视频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根治欠薪和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深刻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切实抓好根治欠薪和安全生产工作。

在今年国家住建部公布的2020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名单中,安徽有两个项目正式入选。其中,合肥市推荐上报的“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获得二等奖,这是安徽项目获得的最高奖项。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位于滨湖新区紫云路与包河大道交口东北角,建筑面积约4.6万㎡。它是全省首个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运营标识的民用建筑,摘得国内绿色建筑最高级别,如今又拿下绿色建筑国家最高奖项,为安徽绿色建筑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座建筑从最初理念萌芽、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到最终呈现“作品”,全程由建筑师团队亲自“操刀”、全程“掌门”,“一站式”负责到底。记者昨从无锡市建管中心获悉,无锡市重点建设工程正探索“建筑师负责制”,首个样板工程梅村高中空港分校近日启动施工。与以往不同,建筑师团队也出现在开工现场,将现代生态校园的设计理念嵌入一砖一瓦。

近日,海南省2021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培训班在海口举行。本次活动旨在提升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监督队伍履职能力,提高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整体水平。此次培训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包含装配式建筑工地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版)》解读,《关于切实做好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的通知》宣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解读等内容,同时对课程内容进行考核。

三亚印发《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 2021-2023年)》。严格落实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制,实施建筑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及处置,建立《三亚市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名录》管理,建立《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绿色建材目录》等积极推广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备受球迷关注的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项目又有新进展:随着1250吨履带吊车将一块超过200吨的钢结构部件安放在临时支撑架上,顺利完成屋顶罩棚钢结构内环梁第一榀钢桁架吊装,屋顶罩棚钢结构施工全面展开。该项目将严格按照2022年年底竣工交付的目标推进,确保2023年亚洲杯足球赛事的筹办。

近日,成都市住建局出台《关于精准应对疫情冲击全力实现年度目标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对《通知》进行梳理发现,《通知》从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建筑业提质增效、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3个方面提出具体任务,目的是进一步强化企业服务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稳产满产,确保完成年度目标。

11月24日,记者从中国五冶集团获悉,由该单位承建的成都熊猫基地观光瞭望塔已于近日顺利完成竣工验收。以“春笋破土、芙蓉花开”为设计理念的城市新地标即将向市民揭开“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