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黄山市正式发布《村落徽州徽派民居建设技术导则》,进一步助力推进该市传统村落保护,塑造村落徽州建筑风貌和徽派民居建筑特色。《导则》明确了适用范围、分类管理、管控要求、安全体系,以及徽派民居选址、规划布局和景观与环境等方面要求,从功能、建筑高度、建筑形式与风貌、建筑色彩和建筑材质等方面提出了徽派民居设计要求,并界定了马头墙、坡屋顶、檐口与檐沟、门楼与门罩、窗楣与窗罩、挂落、格扇门窗、飞来椅、栏杆、围墙、廊及街巷等徽派建筑特色元素的功能和做法。

6月5日,走进位于保定市莲池区西大夫庄村的深圳园燕华城项目建设现场,13栋楼已拔地而起,主体结构完成封顶,700余名工人正在进行室内外初装修、水电安装等工作。与传统住宅建造方式不同,这里的房子都是装配式建筑,盖房子像“搭积木”,处处充满“科技感”。目前,保定市已建成9家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企业,覆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装配式木结构等类别,初步形成了研发、设计、装备制造、构件生产、施工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企业可实现年产值70.3亿元,直接带动就业3700余人。保定市累计建设装配式建筑1162.4万平方米。今年1至3月,新增装配式建筑总面积123.8万平方米,占全市新建建筑总面积54.6%,位居全省前列。

6月12日,威海人居节暨建筑设计论坛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总建筑师崔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教授常青,联合国人居署中国项目主任张振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王翠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张利,省住建厅厅长王玉志,市委副书记、市长孔凡萍,副市长邓勇参加活动。孔凡萍、张振山、王玉志、王翠坤先后致辞。

记者13日从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去年以来,山西已安排建筑行业工伤预防培训项目9个,资金626.83万元,专项用于提高职工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建筑业属于工伤风险较高行业,又是农民工集中的行业。为维护建筑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工伤保障权益,山西省各级人社、住建部门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推进建筑施工企业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记者昨日从同安新城片区指挥部获悉,同安第一高楼——高248米的厦门科学城超高层写字楼从本月开始交付。厦门科学城超高层写字楼位于厦门科学城核心区、银城智谷I-7地块,由厦门市城市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厦门市特房海湾投资有限公司代建,是整个新城CBD的形象焦点。该项目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由一栋248米的超高层建筑、一栋4层裙楼及连廊组成,地下室共3层,上部共49层,总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248米的建筑高度创造了同安区高端写字楼的新纪录。

从一张特种作业假证书入手,执法人员顺藤摸瓜,牵出一起特种作业证书造假大案。在查办该起案件时,北京市西城区应急管理局启动行刑衔接机制,同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和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联合办案,查获1.92万余条购买假证书人员数据、21个仿冒国家机关网页,造假证书涉及39个特种作业工种岗位,已抓获67名涉案人员。近日,围绕这起案件的起源和查办经过,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对外发布通知,进一步明确装修活动中涉及各方和各相关部门的责任。通知突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装饰装修活动的各个环节,明确了8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强化装修人责任。二是加强设计单位管理。三是加强装饰装修企业管理。四是明确管理单位责任。五是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六是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七是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八是加强装修安全宣传。

在山东省嘉祥县,盖房子是按天计算的,因为在这里盖房如同搭积木,将每块预制构件安装到相应的位置上,楼房即现雏形。上述盖房过程被称为装配式建筑。5月27日,第二届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智能建造技术交流现场会在这座鲁南小城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院士、专家齐聚这里,研讨装配式建筑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共同促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

2023年6月9日,第五届河北国际城市规划设计大赛(沧州)国际学术交流会与专题研讨会在河北沧州成功召开。会议聚焦“城市更新与品质城市”“建筑风貌和城市设计”两个议题,邀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内外高校知名专家学者及来自美国、荷兰等全球知名设计机构的建筑师等,为城市管理者、决策者提供解决途径,为各级城市的发展模式提供实施方案。

近日,天津市举行为期两天的天津市建筑业观摩交流活动。此次活动以“智能化、信息化、绿色低碳”为主题,坚持样板引路、示范带动、高质量发展的原则,吸引了来自全市900余家企业单位、近万名相关人员参观学习。来到10个样板工程一一探访,不难发现,互联网、大数据、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与建筑产业深度融合,创新技术成果已落地新型智慧工地──走进中铁上海工程局施工的天津地铁4号线北段轨道工程施工现场,智慧工地建设是该项目的亮点工程。

6月11日,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开幕,上海市建筑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启动仪式在此间举行。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对1.5亿平方米公共建筑的碳排放实时监测分析。据悉,上海市建筑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在上海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而成。平台将对接各类市级数字化平台数据资源,聚焦建筑碳排放监测管理、能源与环境智能服务、可再生能源监测等核心功能,实现空间维度上覆盖上海全市建筑碳排放、大型公共建筑碳排放、公共机构建筑碳排放,时间维度上覆盖建筑设计、建设、运行全过程,形成建筑节能闭环管理体系,推进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

6月11日,极目新闻记者从2023年武汉建筑及勘察设计行业劳动竞赛“双十佳”活动(下称劳动竞赛“双十佳”)组委会获悉,该活动6月12日上午7时开始网络投票,请大家选出心中的优胜者,投票时间截止到6月18日下午5时。从2015年到2022年,劳动竞赛“双十佳”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八届,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被誉为武汉建筑业界的“奥斯卡奖”。今年这一活动由武汉市建筑行业工会联合会、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武汉建筑业协会、武汉勘察设计协会联合主办,3月启动以来,受到行业内外广泛关注,截止到今年5月底,报名参评的建筑项目、建设者达220余个,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