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环抱,碧水蜿蜒,红墙绿瓦……众多学生心中的“梦中情校”已然变为现实。近日,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的深圳校区一期建设将于6月完工。中山大学是深圳的第二所985高校,已经拥有在校生1万多名。校园建设从破土动工到完成建设,历时5年。中大基建处处长罗愈业介绍,2016年8月始,中大深圳校区作为深圳市重点项目,组织了集群研究工作坊及三个标段的国际竞赛,吸引了全球顶尖的近100家单位参加,是近年来影响最大、应征单位最多的校园规划设计之一。

6月19日,随着最后一榀钢结构杆件拼装完成,新建广州白云站正式封顶,标志着站房钢结构整体完工,全面进入室内外装饰装修阶段。广州白云站是广州铁路枢纽“五主四辅”中的主要客站之一,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南部,总建筑面积约45.3万平方米,站房建筑面积14.45万平方米。广州白云站采取“云山珠水、盛世花开”的设计理念,站房钢结构的总用钢量约为11.8万吨,由屋盖、“花瓣”和钢柱钢梁三部分组成,其中屋盖钢结构重8100吨,总面积为95224平方米,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6月16日,保障房产业创新联盟在北京宣布成立,这是首个保障房产业类全国性交流平台。202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我国正式形成“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房”的新“三房”住房保障体系。在北京、深圳、广州、重庆、杭州等地数十家保障性住房上下游企业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筹备,保障房产业创新联盟正式成立,56家保障房上下游产业单位共同组成联盟理事单位,涵盖保障房投资建设、施工管理、部品供应、运营管理等领域企业,目标是集合全国保障房行业内优质力量,整合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促进全产业链之间资源共享、系统集成,共同推动住房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

6月16日,长沙市2023年“安全生产月”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观摩会在上海宝冶承建的长沙五矿广场项目二标段顺利举行,现场参观人数430人次,线上云观摩1300人次。安全生产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今年6月是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长沙市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为主题,深入开展系列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全市上万名建筑从业人员围绕安全生产标准化、绿色施工、“蓝天保卫战”及扬尘防治、质量管理标准化、工程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及优秀工法、智慧建造等内容进行重点观摩学习。

为破解绿色建筑“卡脖子”难题,我国近日成立了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打造建筑业“人机协同”绿色建造“国家队”,引领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推动建筑业向清洁低碳转型。  据了解,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由中建科技集团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联合共建,按照“一室、两地、两制”运营管理机制,在西安、北京两地运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加平介绍,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成立,将研发适应我国不同自然与社会条件下的绿色建筑新模式、新技术和新产品,从设计、建造和运维全产业链,寻求建筑降碳、降低能源与资源消耗的技术路径和行动方案。

徐州市住建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新建绿色建筑面积2340万平方米,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继续保持100%,在全省居于第一梯队,远超全国70%的平均水平。徐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将围绕“双碳”目标,积极开展既有建筑节能及绿色化改造,提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加快发展零能耗、近零能耗、超低能耗建筑。同时,在住宅的建设上也将不断探索并推进住宅新型工业化,推进装配化装修方式在成品住房项目中的应用,推广住房设计、施工和装修一体化,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住宅建设标准,推广应用绿色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加快住宅工业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

近日,2023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在上海隆重召开,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广西建工集团二建公司”)被大会授予三项荣誉称号——“第一批建筑钢结构行业信用等级AAA企业”“2021年度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五十强企业”“2021年度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5A)诚信企业”,其中“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5A)诚信企业”是广西建工集团二建公司第六次获得。据悉,该公司获评的“2021年度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五十强企业”“2021年度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5A)诚信企业”于2022年评选公布,在此次大会上正式获表彰。

6月是全国第22个“安全生产月”。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保证项目建设安全平稳推进,提高项目部职工与农民工安全质量意识,6月15日,中铁上海工程局津塘路泵站项目部联合农民工队伍开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安全质量知识竞赛活动,吸引50余名职民工参与。“通过答题使职民工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应急处置、隐患排查、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等安全知识,提高了员工安全意识,营造比知识、赛积分的浓厚氛围。”项目部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促进安全生产水平提升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有力推动项目高质量建设。

记者从天津津南区指挥部了解到,津南区八里台镇突发局部地面沉降后,津南区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全力开展紧急疏散避险。在受影响群众的配合支持下,紧急疏散工作已完成,处置工作已转入临时过渡阶段。津南区决定对沉降地区疏散范围内的居民进行救助,帮助受影响群众尽快恢复基本生活秩序。救助包括一次性生活救助金和临时过渡救助金。一次性生活救助金为每户人民币5000元;临时过渡救助金为每月每平方米人民币20元,暂定发放至2023年12月31日,届时根据后续安置进展情况进行转段或顺延,直至妥善解决。

6月9日,中国数字建筑峰会2023全体大会在西安召开,共计3500余人出席大会。与会专家就如何实现数字经济与建筑业深度融合、新格局下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前景、智能技术和元宇宙等在建筑和城市数字化的前沿思考、全方位系统性开展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建筑业务平台的重要作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陕西省西安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建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李如生为大会致辞。

6月11日,中冶天工装配式建筑事业部参加团市委组织召开的“‘十百千万’岗位建功行动暨青年文明号开放日活动”。活动现场,中冶天工装配式建筑事业部位于100号展台,展台以奥尤陶勒盖营地房模型为例,生动讲解了模块建筑的建设原理、工艺技术以及应用场景,并分别对近年来一些优秀项目进行讲解,吸引了众多市民、关联行业工作人员的纷纷驻足聆听和垂询,他们表示通过讲解对模块建筑全生态链布局的发展理念有了具体了解,对绿色生态环保建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苏中帅看上去斯斯文文,却是扛着测量设备在荒野中奋战的一把好手。现任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建公司”)测量中心总工程师的他从事建筑施工工程测量工作14年,参与各类工程项目200多个、工作面积1500万余平方米,是工程测量领域的青年主力军。2022年,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苏中帅在管理工程的同时,又开始深挖工程测量数字化普及度的课题。“关于拼接安装的论文很多,但是有指导意义的几乎没有。我们现在也在思考如何把理论变成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