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建筑工业化,简单来说就是提高效率、提高质量,减少用工。”这是王石曾经对建筑工业化的评论,而厦门市建设局副局长林树枝在“2015年厦门首届绿色建筑论坛”上表示,厦门绿色建筑的春天来了。下一步,厦门绿色建筑将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为主,把房子像积木一样搭起来,减少工地的扬尘和污染。

 远大19天建造57层楼的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在房地产圈“发酵”。如今的房地产业生存境况日益艰难,人工成本快速上升,部分高周转房企对缩短建筑安装周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房地产工业化的出现,恰好给发展面临瓶颈的房地产业带来了一丝希望。

昨天,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闭幕,通过了《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简称“条例”)。该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据悉,这是全国第一个绿色建筑地方性法规。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条例明确,建设、购买、运营绿色建筑可以享受6大扶持政策,其中包括公积金贷款可在现有基础上上浮20%,具体比例由各市来定。

美国纽约市消防局新闻发言人向新华社记者证实,纽约市曼哈顿岛东南部一幢建筑26日下午发生爆炸并引起火灾,大楼主要部分已坍塌,多人受伤。

当治理雾霾已经成为共识,甚至越来越多的人为减少排放开始自觉绿色出行时,民众对绿色地产的认知却远远跟不上时代的需求。房地产与高能耗高排放不沾边、绿色地产等于绿化地产、绿色建筑就是高科技建筑、绿色住宅就是很昂贵的项目……这样认知上的偏差比比皆是。   与此同时则是严峻的现实:全球建筑能源消耗已超过工业和交通方面,占到总能源消耗的41%。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超过20亿平方米,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城市的垃圾与建筑有关的占到40%左右……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而这组数据背后还有未来十年我们需要完成的节能环保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江亿教授表示,“我国今后十年内可以承受的建筑运行总能耗的增长幅度不能超过20%,考虑到目前建筑总量的持续飞速增长,能否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将是严峻的挑战”。从上世纪90年末期开始,就不断有有识之士努力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时至今日,不仅政府行动起来,而且不少企业也行动了起来,只是在这场至关重要的战役中,消费者却缺席了。   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大会上,住建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表示,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的数量逐年提升,尤其是三星、二星级绿色建筑的增长幅度都将近1倍以上,2014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已经超过了一亿多平方米。一亿多平方米的数字看起来很大,但要知道,“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我国要发展超过10亿平方米的绿色建筑,届时,我国的绿色建筑将占全球绿色建筑的一半以上。10亿平方米是个什么概念?有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城镇住宅存量面积至少在200亿平方米以上,10亿平方米只占5%的比例。   显然,绿色地产任重而道远,绝非政府和部分企业参与就可以,必须要全民参与。   但要全民参与,作为绿色建筑推广主体的政府,就不能不换个思路考虑如何推广,以目前管理者的角度强制推

昨日,有市民反映说,位于南京秦淮区大明宏苑小区后,紧挨着大明路的一座桥面上,堆满了各种建筑垃圾,成了“垃圾桥”。

环境污染、能源过度消耗,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关注绿色环保,却鲜有人认识到我们居住的房子却是能耗大户。全球建筑能源消耗已超过工业和交通方面,占到总能源消耗的41%。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超过20亿平方米,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城市的垃圾与建筑有关的占到40%左右……

市建筑门窗协会召开第二届年会暨会员联谊会,协会旗下60多家会员单位及供应商代表100多人齐聚滨城,共同探讨门窗幕墙行业的新形势,交流绿色建筑节能新技术,搭建行业互助双赢的新平台,以期进一步推动辽西地区门窗幕墙行业的发展。

通过保护性建筑普查,全面掌握保护性建筑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准确判断保护性建筑的保护形势,建立并公布我省保护性建筑名录。通过保护性建筑普查,全面掌握保护性建筑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准确判断保护性建筑的保护形势,建立并公布我省保护性建筑名录。

本着为企业服务、让企业满意、让政府满意的宗旨,市企业处采取多项措施为建筑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并把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督做为建筑市场管理头等大事来抓,加大执法力度,做好建筑市场的治理工作,去年他们共检查90个工程项目,117个标段,477个单体工程,行政处罚违法违规企业46家,协调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9起。

在璧山县正兴镇金堂湖畔,绿树掩映中隐约可见一座哥特式建筑,这便是闻名遐迩的天主教堂——露德堂。

作为当前全球第一建筑大国,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超过20亿平方米,新建房屋占全球一半以上。记者日前在调研中发现,我国建筑几乎在从规划设计,到施工使用,再到拆除和废弃物利用的每个环节,都存在巨大的资源能源“浪费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