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设局副局长、总工程师:厦绿色建筑春天来了

更新于:2022/02/081016人浏览来源:海西晨报 收藏

林树枝 厦门市建设局副局长、总工程师。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成员、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成员。

“什么叫建筑工业化,简单来说就是提高效率、提高质量,减少用工。”这是王石曾经对建筑工业化的评论,而厦门市建设局副局长林树枝在“2015年厦门首届绿色建筑论坛”上表示,厦门绿色建筑的春天来了。下一步,厦门绿色建筑将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为主,把房子像积木一样搭起来,减少工地的扬尘和污染。

林树枝在讲座中介绍,“厦门的绿色建筑特色就是要‘通风、隔热、遮阳’”,根据厦门“夏热冬暖”的气候特点来考虑节能措施。他介绍,通风就是要考虑建筑的朝向,厦门的闽南传统民居竹竿厝就是通透式建筑,有穿堂风,很凉快,可以保证建筑之间空气流动顺畅,利于散热,减少空调使用。

其次是隔热,经调查,在厦门东西向日射量是南向的1.24倍,屋顶水平向日射量是南向的2.78倍。因此,厦门的许多建筑在屋顶隔热、东西向隔热、竖向墙面绿化上做了文章。

最后是遮阳,简单的办法就是对窗户采取遮阳措施,减少太阳辐射进入室内。

厦门绿色建筑下一步要怎么走?林树枝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未来发展方向,就是走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简单来说,未来的建筑,就是现场装配吊装,像搭积木一样,把房子“搭”起来,这样可以减少约20%的施工能耗、30%的施工周期和50%的施工工人。林树枝介绍,正在建的帝景苑就是全国最高的钢结构住宅大楼,达到62层,258米高。林树枝介绍,钢结构的住宅使用面积可以较钢筋混凝土结构多14%的使用面积。也就是说,建成后购房者每购买100平方米的钢结构住宅,就会多14平方米使用面积。林树枝透露,厦门目前正在采用“一园多基地”模式,形成自己的建筑工业化的产业链,带动商贸物流、设计研发、培训教育业的发展。

此外,绿色建筑也得到厦门不少开发商的支持和认可,特房集团就是其中之一。特房.银溪墅府项目负责人表示,位于环东海域的银溪墅府就是特房集团致力于铸造环保绿色建筑的典范,目前正在全力参评星级绿色建筑。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