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将开展保护性建筑普查 建立保护性建筑名录

更新于:2022/02/08540人浏览来源:南国都市报 收藏

      通过保护性建筑普查,全面掌握保护性建筑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准确判断保护性建筑的保护形势,建立并公布我省保护性建筑名录。据了解,普查范围为全省范围内已经纳入法定保护体系的各类建筑遗产,及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各类建筑。

  我省将开展保护性建筑普查工作

  建立我省保护性建筑名录

  南国都市报3月25日讯(记者党朝峰)记者从省住建厅了解到,为进一步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加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保护性建筑的保护工作,决定从今年5月份至12月底,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保护性建筑普查工作。通过保护性建筑普查,全面掌握保护性建筑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准确判断保护性建筑的保护形势,建立并公布我省保护性建筑名录。

  据了解,普查范围为全省范围内已经纳入法定保护体系的各类建筑遗产,及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各类建筑。其中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范围内的保护性建筑要作为重点普查对象。认定条件为除已纳入法定保护体系的建筑遗产外,其他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能够反映地方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普查内容包括保护性建筑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类型、建筑结构、完损定级、建筑风格、产权归属、建造年限、当前业态、具体位置、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历史沿革材料、现状照片、建筑平面图等。据介绍,保护性建筑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是城乡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省保护性建筑及其生存环境不同程度受到威胁,破坏保护性建筑的行为时有发生,对文化遗产保护和城镇风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