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15时,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新城推进办)联合五个新城所在区政府(管委会)正式发布第一批10个公共建筑方案征集公告。每个公共建筑将遴选3家设计团队进入方案正式征集阶段,具体入围团队名单预计于3月中下旬公布。

记者从洛阳市住建局获悉,《河南省绿色建筑条例》3月1日起将正式施行。作为我省首部对绿色建筑进行规范的法律条例,对今后我省城镇建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具有重要引导意义。洛阳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是省委省政府建设现代化河南的“十大战略”之一。《河南省绿色建筑条例》就是该战略在建筑领域的落实和细化。

返锡建筑工人全部完成核酸检测 锡山区首批备案建筑工地项目正式复工。锡山区2022年在建的127个重大产业项目、民生工程、实事工程陆续进入全面复工清单。截至2月28日下午4点,在建建筑工地员工总人数达10154人,其中外地返锡8895人,当晚前全部完成核酸检测。

建筑业持续为厦门经济发展作出有力贡献。记者昨日从厦门市建设局获悉,去年厦门建筑业取得稳定增长,交出了较好的成绩单——建筑业总产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完成总产值3189.71亿元,同比增长12.8%,居全省第3位,占全市GDP比重10.6%。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80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利润 8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国有控股企业3620亿元,增长8.0%。全年全国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165万套,基本建成205万套;全国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和筹集94万套。

建筑企业分ABCD四级监管、大数据平台监控支付情况、按照主体制定工作规范……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出台《北京市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综合监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进一步构建根治欠薪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依法保护农民工工资报酬权益。

​近日,陕西省住建厅印发《建筑业稳增长“春季行动”方案》,明确一季度和全年的目标任务是稳住建筑业基本盘,全面实现房建市政工程项目有序开复工,一季度全省建筑业产值达到或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300亿元。

仅依靠太阳能,就能够实现建筑内包括采暖、供电等在内的全部能源供给。如今,这一愿景正在天津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惠风溪智慧能源小镇内成为现实。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对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显示,我国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1%。因此,建筑全生命周期减碳,对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日前,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若干政策措施》。若干政策措施围绕完善政策措施、推进科技创新、凝聚各方合力三方面提出17项具体措施,推进全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

近日,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2022年山东省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根据部署,2022年全省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要下降1.0%、人均综合能耗下降1.2%、人均用水量下降1.2%、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下降1.4%。

为进一步构建根治欠薪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北京市将构建建筑施工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按照“风险+信用”,将建筑施工企业确定为A、B、C、D四个等级,实行分级分类精准监管。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出台《北京市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综合监管实施方案》

鼓励宅基地复合利用。对依法登记的宅基地和地上房屋,允许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情况下,鼓励通过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发展农家乐、民宿、乡村旅游、农产品初加工、电子商务等农村产业。需对宅基地上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进行翻新、装修、改造的,应符合建设、消防等安全要求,不得突破省定宅基地面积标准,容积率、建筑高度、层数、风貌等符合当地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并依法依规办理规划、报建等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