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2013上海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科技周”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融,中国建筑(3.19, -0.02, -0.62%)节能协会会长郑坤生分别为开幕式致辞,强调绿色建筑在形式和内容上发展的目标并表达高度重视。市建设交通委总工程师刘千伟、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会长甘忠泽做主旨发言,讲解上海作为全国绿色建筑表率城市的现状与发展规划,展望绿色建筑的崭新未来。

“现代木结构,绿色新建筑”暨中国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产业联盟2013年会在京召开

中国的建筑质量问题一直饱受诟病,其不仅事关公共安全,更关系着国家发展大计。加强行业道德建设无疑是解决建筑质量问题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道德讲堂”正是以这样一种形式来传递正能量并防范“建筑质量通病”的发生。而建筑工业化则是通过技术手段,以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实现建筑产业的彻底转型升级,进而达到建筑项目从设计、制造、施工、运营全流程的质量保证。只有引导作业人员爱岗敬业,并提升其在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等方面的“短板”,同时,在模式上实现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国建筑质量问题才能“标本兼治”。

2013年10月24日,2013第四届中国房地产新趋势高峰论坛隆重举行。中国房地产新趋势高峰论坛至今已举办了四届,每届高峰论坛的主题都紧扣房地产发展的脉搏,本届论坛以“绿色建筑行动”为主题,旨在倡导低碳绿色建筑,引导住宅质量和性能不断提升,促进住宅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上海朗思人居建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束健发表主题演讲。

中新网10月24日电 据住建部网站消息,住建部今日通报2013年前三季度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2013年前三季度,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384起、死亡478人,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增加20起、死亡人数增加25人,同比分别上升5.49%和5.52%。

在强力淘汰落后产能、大幅消减煤炭的同时,发展循环经济、清洁能源、绿色建筑。到2017年底,培育5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4个示范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2年降低20%。50%以上国家级园区和30%以上的省级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的排污强度下降30%以上。到2017年底,清洁能源风电达到20万千瓦,光电达到2万千瓦。到2017年底,供热计量和建筑节能面积达到325万平方米。

新华报业网讯 南京市政府23日晚公布《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导则》规划了15条视线廊道和三片历史城区,要求视线廊道的设计避免出现煞风景的摩天大楼,并严格控制历史城区新建建筑物高度。

近年,笔者所到地区,发现盖了又拆、拆了又盖的建筑比比皆是,见怪不怪。“建筑短命”正成为城市“通病”,有的建筑寿命不足20年。不少城市拆除的都是上世纪80年代的建筑,而当下规划失当、品位低劣的建筑,又成为未来的拆除对象。更有甚者,当今人为造成的“豆腐渣工程”、“小产权房”,或为多要拆迁房或拆迁款而私搭乱建之类的违章建筑,多半难逃被拆,劳民伤财,令人痛心。

人民日报新大楼还未来得及亮出真面目,就被挂上了“土豪金”的名头,与之前的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央视新址大楼等诸多地标建筑一样,掉入了争议的漩涡。

人民网北京10月22日电 21日,以“繁荣建筑文化,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中国建筑学会2013年年会暨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对60年来我国建筑界取得的重大成果进行全面系统地总结、交流和展示,同时设立3000平方米展览区域,展示建筑科技界各专业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建设和谐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21日讯今日,记者从成都市民政局获悉,经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规划管理局等四个部门联合印发《成都市建筑物名称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即将在11月10日之后施行。《办法》中对“大厦”、“商厦”的建筑面积“大楼”高度等进行了新调整。

据科技部网站10月21日消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的重点项目“高效组合式建筑节能”近期取得重要进展,研发成果将有助于解决围护结构建筑节能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促进光伏发电余热利用技术应用,实现建筑节能技术的系统化和一体化应用,全面提高我国建筑能效利用率,显著降低建筑能耗。业内人士指出,在政策扶持和新技术研发的双重利好下,建筑节能相关公司有望进一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