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总投资20亿元,由宝业集团联合中美绿色节能基金、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等单位合作建设,位于柯桥区华舍街道宝业建筑工业化制造基地的“中国建筑节能研究检测中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据悉,该项目计划2023年建成,将填补我国在建筑节能数据采集、基线确定、监测评价等方面的空白,推动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沿用至今的建筑节能标准K值向国际标准Q值转变。

12月23日,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十三五”期间,全省建筑业累计完成总产值3.4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4.6%,高于全国平均增速6.3个百分点,增速长期保持全国前列。“十三五”以来,江西省着力解决建筑业发展的难点堵点,将房地产建筑业作为全省14个重点产业之一,实施产业链链长制。11个设区市分别制定产业链工作方案,建立奖励激励机制,激发建筑企业干劲。

人体呼出的气体经由怎样的运动轨迹排出室外?近日,中建三局一公司北京技术研发中心在北京市大兴区揭牌。当日展示的国内首套“全环境气流可视化环境仓”,由该公司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建设,清华大学江亿院士团队参与研究,实现了气流模拟从计算机模拟到现实模拟的突破,为电子洁净厂房、高等级传染病医院的建造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12月2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建筑国家速滑馆完工,计划于2021年1月开展首次制冰工作。冬奥会期间,国家速滑馆将承担速度滑冰比赛,在此将诞生14块金牌。

12月24日,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全省建筑市场监督执法检查情况的通报》(简称《通报》),《通报》显示,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依然存在,部分项目未依法进行公开招标,个别建设单位存在肢解发包行为,甚至将施工业务肢解发包给个人,部分项目还存在农民工工资支付不规范等情况。

12月24日,安徽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安徽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条例》明年3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秩序,促进建筑市场健康高效、有序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国建筑业加快发展,建筑业支柱产业作用不断增强,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6.6%以上。新型建筑工业化是未来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今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九部门发出《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型建筑工业化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以工程全寿命期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生产施工为主要手段,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实现工程建设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业化。

城市副中心绿心的西北角将“崛起”三大建筑——剧院、图书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为北京东部居民带来文化盛宴。目前项目已正式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2年12月底实现工程竣工,并交付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布展。 记者24日从北投集团获悉,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三大文化建筑目前已正式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并全面冲出“地平线”。这里将有两条地铁线路通过。地下商业设施将融合餐饮服务、文化创意、亲子娱乐等功能。

12月23日,由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与云阳县政府联合举办的2020建筑产业现代化高峰论坛在云阳举行。来自国内建筑行业的10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进行了交流分享,提出通过科技创新构建智能建造产业体系。

三大建筑项目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公园西北部,与北京市行政办公区隔大运河相望,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

12月24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进行一审。分布于钟楼、鼓楼和永定门城楼的传统城市轴线及其两侧的历史建筑和道路,以及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都被纳入保护范围。同时要求保证景观视廊内视线通畅与景观协调,突出中轴线的空间统领地位。鼓励遗产向公众开放,并适时采取预约、限流等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日前,黑龙江省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协会在哈尔滨成立。该协会将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以下简称BIM)应用创新、产业标准化建设为目标,为黑龙江省BIM技术的落地应用提供学术研究、技术服务、人才培养、软件平台建设等全方位的支持,将对我省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