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湖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指出:绿色建筑应采用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绿色建造方式进行建造,积极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低能耗建筑技术、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并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分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个等级。

由上海建工全产业链打造的“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科技示范楼”项目6日举行开工仪式。项目总建筑面积11509平方米,选取了国内外六大最高绿色建筑认证标准,计划实现“零碳、零能耗、零水耗、零废弃物、零甲醛”“5个0”的建筑目标。

5日发布《关于开展绿色建造试点工作的函》,决定在湖南省、广东省深圳市、江苏省常州市开展绿色建造试点工作。要求按照《绿色建造试点工作方案》(下称“方案”)要求,认真组织试点地区做好绿色建造试点工作,加强督促指导、跟踪评估,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方案提出,到2023年底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绿色建造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实施体系和评价体系。

记者5日从江西省住建厅获悉,“十三五”期间,江西省建筑业总产值接近翻番,年均增速14.6%,总量排位在全国由第17位上升至第13位。建筑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从业人口近200万人。

为了让农民工兄弟及时拿到辛苦钱,安安稳稳回家过年,安徽将优先解决政府投资工程拖欠民营企业工程款问题,同时鼓励建筑企业将农民工社保卡作为工资卡实施转账支付。近日,安徽省住建厅下发通知,要求春节前高度重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做好工资支付排查、重点检查以及返乡农民工疫情防控工作。

据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网显示,在贵州省住建厅组织开展的2020年度“贵州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和“贵州省建筑工程优质质量结构工程”项目评选工作中,经过资料审核、现场核查、评选委员会专家评议、公示等严格程序后,贵州省213个项目脱疑而出,成为全省提升企业质量安全及规范化管理能力,促进全省建筑业企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质量管理水平的标杆企业。

装配式建筑是将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构件预制工厂生产完成,然后通过相应的运输方式运到施工现场组装成的具备使用功能的建筑物,主要结构形式包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和装配式木结构。目前,国家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全国各地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装配式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那么,全国哪个省市领跑装配式建筑行业呢?

近年来,中国一直致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根据去年7月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共同印发的《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要求,2022年中国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要达到70%。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从“2020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建筑分享论坛”上获悉,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广州在推动绿色建筑的道路上已走在前列。据了解,2019年广州全市新竣工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比例已达到74%。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以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夯实建筑产业基础能力为根本,以构建社会化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建筑工人队伍为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符合新时代建筑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为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

到“十四五”末,湖北建筑业年产值将超过2万亿元,产业规模、质量保持全国前列。2020年12月31日,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会上透露,将巩固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以数字化、智能化建造技术为支撑,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路径,深化工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绿色建造、智慧建筑,提升湖北建造业国际竞争力。

日前,山西省住建厅对2020年度全省建筑节能“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检查组对54个项目下发了执法建议书,对属地监管责任执行不到位的6个市及问题较为集中的22个项目进行了通报。对通报问题的项目主体,将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办法(试行)》,记入“山西省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不良信用信息,分别扣综合信用分10分。

为合理引导市场预期,严格落实“房住不炒”,北京土地公开出让首次采用“竞地价+竞政府持有商品住宅产权份额+竞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方式供地。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近日发布《关于北京市海淀区海淀镇树村棚户区改造B-1南地块R2二类居住用地等3宗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补充公告》,调整了海淀区海淀镇树村等3宗地竞买规则,试点施行“竞地价、竞政府持有商品住宅产权份额、竞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的挂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