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房屋建筑领域实名制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实名制管理流程,明确了制度落实要求。《通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进一步明确了实名制管理落实层面的要求,同时针对施工企业和在建项目较为关心的关键步骤和关键环节做出了具体的操作指引;二是进一步扩大了实名制管理的人员范围

3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董事长徐征向2022年全国两会提交了两份书面建议,涉及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及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徐征认为,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数字赋能,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传统产业实现质量提升、效率提高、动力增强的重要途径,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建筑业有着庞大和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前景,未来可期。

目前,发达国家钢结构建筑占总建筑量的比例在40%以上,而我国钢结构建筑占比只有5%-7%,钢结构住宅占比仅1%左右。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明确,各行各业都加快了绿色低碳发展的步伐。中国建筑产业规模庞大、发展迅速,也面临着绿色转型的挑战和任务。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建议,广泛采用钢结构特别是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对实现建筑产业工业化、推行智能建造将起到巨大作用。在这一进程中,钢铁材料将充分发挥其高效、循环、绿色的特性。钢铁产业与建筑产业的无缝衔接、绿色互动,对实现“双碳”目标潜力巨大、前景无限。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建议,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社会发展水平;围绕“双碳”目标,优化绿色建筑相关标准,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技术革新,鼓励房地产及建筑企业走EPC(项目总承包)、装配化道路。

张小宏表示,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是吸纳就业、保障民生的重要领域。去年,建筑业总产值29.3万亿元,同比增长11%,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为社会提供了超过5000万个就业岗位。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重点从实施智能建造试点示范创建行动、加快推广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等5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建工董事长张义光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他今年带来的一个提案就是《构建数字化建筑劳务平台有效破解农民工管理难题》。在张义光看来,通过构建建筑劳务产业园,一方面打通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渠道,通过人员聚集、培训资源聚集、用工企业聚集三大聚集优势,着力解决农民工在招录、培训、就业方面的现实问题,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另一方面加速整合、优化、引导建筑工人队伍和小微劳务企业向专业作业企业转型发展,逐渐由低层次的体力型、数量型向高层次的技术型、质量型转变,促进专业作业企业成为建筑业的用工主体。

凡未进入招投标环节的保障安置房项目,原则上全面实施装配式建筑;全市新建商业开发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应达到30%-50%……近日,合肥市建筑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印发《2022年合肥市装配式建筑工作要点》,今年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应用比例。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近日,海南省住建厅决定调整海南省建筑领域市场主体诚信档案手册有关办理事项并发出通知。自3月1日起,海南省建筑领域市场主体的诚信档案手册日常建立由省住建厅相关业务处室实行线上审核,1个工作日内办结。通知要求,将加强对企业诚信档案信息核实工作。各企业应自行及时更新、补全企业基本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规范性和完整性。省住建厅将不定期进行抽查。对提供虚假信息的企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冬奥会的顺利举办,让北京再次惊艳了世界。作为一名长期参与北京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通过规划设计工作让城市更美好。

3月5日第14届2022中部(长沙)建材新产品招商暨全屋定制博览会、2022中部(长沙)特色家具博览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汇集了3000多个品牌新产品,吸引了全国各地近20万人来到现场看样订货。

2021年,围绕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成都市实施三大行动、56项具体任务和96类项目,除启动50个片区更新项目改造以外,启动改造棚户区3972户、城中村1970户,打造特色街区21个、“金角银边”200个,实施锦江公园子街巷综合提升95条,建设小游园、街头绿地61个,实施“两拆一增”点位1388个,治理市政排水管网重大病害505公里,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在人们对北京冬奥会的热情尚未燃尽之时,北京冬残奥会已顺利“接棒”,于3月4日拉开帷幕。天津港保税区区内企业天津东南钢结构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先进制造技术优势,在本届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中,参与了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综合馆和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的钢结构建设,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企业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