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已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筑用工实名制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通知》称,7月15日起,凡我省建筑工程项目均应配备实现建筑用工实名制管理所必须的硬件设施设备,按照全省统一的数据标准,登录“山西省建筑工程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系统”项目企业端实时上传实名制人员信息和考勤数据,系统将及时将项目实名制管理数据推送至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的《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 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通知》明确提出,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确需建设的,要结合消防等专题论证进行建筑方案审查,并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消息,为支持各地发展集中式租赁住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集中式租赁住房建设适用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通知》要求,严格把握非居住类建筑改建为集中式租赁住房的条件。非居住类建筑改建前应对房屋安全性能进行鉴定,保证满足安全使用的要求;土地性质为三类工业用地和三类物流仓储用地的非居住建筑,不得改建为集中式租赁住房。

7月9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我为企业当好帮办员”为主题,通过为建筑业企业颁发资质证书和生成电子证照,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活动现场,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张晓海为山东大成正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发放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的资质证书,这是今年3月15日山东承接住房城乡建设部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权限下放试点以来,山东首家实现升级的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证书。

7月8日,海口市住建局发布建筑工地“红黑榜”,对一些“问题”建筑工地进行曝光。此次安全生产督查共发现问题398条,下发整改通知书共计59份,责令拆除塔吊5台,约谈企业1家,责令2个项目局部停工整改,责令5个项目全面停工整顿,上报违法违规行为35起,记不良行为10宗。

7月9日,记者从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济南将支持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坚持绿色低碳建设理念,推进以“碳中和”为核心的绿色城市建设,打造绿色智慧宜居城区,建设济南贯彻落实“双碳”目标的试点示范和重要阵地。

7月7日,记者从重庆市地产集团获悉,重庆市首个全钢结构的装配式公共建筑——重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已完成主体建设,建成后重庆又将新增一座地标性建筑。“采用全钢结构装配式建造方式,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该项目负责人表示,若是按照传统方式,项目建设需要近一年时间,而装配式建造方式只需4个月左右,从而将项目建设时间压缩了半年多。

杭州昨日举办首届全市农村建筑工匠大比武。让农村工匠成为体面的职业 “组合拳”做活乡村振兴“大文章”。据了解,本次大比武分砌筑、抹灰、防水三个工种,分别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获得者还被杭州市建设工会授予“杭州市建设系统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称号。

7月5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士苑9号学生公寓楼改建项目开工。这是浙江首个全面开工的造价改革试点项目,标志着浙江建筑造价改革破冰落地。浙江是建筑业大省,也是全国工程造价改革的5个试点省份之一。金华是浙江省内建筑大市,是浙江造价改革先行试点城市,通过改革试点,旨在打造工程造价改革先行示范区、计价依据动态管理实践新典范、工程造价数字化平台新样板。

近日,吉林印发《吉林省建筑节能奖补资金管理办法》,文件提出奖补条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须当年实施、当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实施规模原则上不得低于以下要求:地市级的新建居住建筑项目实施规模为40000平方米以上;县(市)级的新建居住建筑项目实施规模为20000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项目实施规模为10000平方米以上;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益性建筑项目不少于3000平方米。

近年来,邯郸市从源头抓起,综合实策,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将市建设部门承担的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与公安部门承担的流动人口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综合监管、联合推进,保障了农民工工资按月支付。目前,全市620个在建施工项目全面落实实名制和工资分帐制,11.2万名建筑工人在属地公安派出所进行了流动人口登记备案,建立了实名制管理制度并签订劳动合同,建筑工地的实名制平台与建设部门实名制平台联网,有效解决了建设领域农民工欠薪问题。

国家发改委表示,近年来,各地方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项目管理,工程安全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但仍有一些项目管理不严,相关管理规定落实不到位,造成工程质量下降、安全隐患增加。为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坚持质量第一,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