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都通过健全完善建筑节能政策体系,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持续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积极推动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工作,持续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助力住建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据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自2018年起由50%全面提升至65%,同时严格执行省、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抓好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和审查质量常规性检查及建筑科技专项检查,督促相关责任主体落实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在能源需求较为集中的城镇区域、尤其是大中型城市加快推广以太阳能、风能为能量来源的绿色能源体系,日益迫切且重要。”今年的广东省两会期间,广东省政协委员周宝志递交了《关于加快应用城市建筑绿色清洁能源体系的提案》,提出广东应先行先试、由点到面、渐次展开,构建城市建筑绿色清洁能源体系。

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作为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8个专题展之一,将于9月3日至7日在北京首钢园区正式开展。届时,中国建筑等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将展示工程建筑综合服务能力。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北京建工将展示复建北京工人体育场的特色技艺,亮相服贸会。

工人体育场保护性改造复建工程近日完成正负零施工,“跃”出地面。建设方中赫工体副总经理、设计负责人宓宁昨天透露,改造后的工人体育场在恢复原有开阔、疏朗空间形态的基础上,将与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无缝连接,使地下空间资源得到综合开发利用。同时,全场座椅数量增加到6.8万个,其中为国安球迷设置可容纳1.5万个座椅的“死忠球迷看台”,观赛体验更佳。

北京市住建委在近期治理注册建造师证书挂靠的工作中,查处了多起建造师通过中介机构代为挂靠证书的案件。再次提醒建筑行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证书挂靠损害的是个人利益,伤害的是行业良性运行,危害的是职业荣誉感。广大从业者不要被眼前利益蒙蔽,更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应自觉恪守职业道德和从业准则,秉承依法执业、诚信执业、规范执业的原则,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节能减排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近年来,江苏多措并举推动绿色转型,节能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江苏省统计部门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1%;“十三五”期间累计下降20.6%,超出国家下达的下降17%的约束性目标3.6个百分点;2020年,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34吨标准煤,能效水平在全国省份中位列第一。

记者近日从广西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建筑业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今年我区将进一步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助推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以改革创新引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建筑建造和运行相关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9%,我国建筑建造和相关碳排放约占全社会总排放量的42%。围绕着“国内外城市和建筑节能减排”主题,国际金融论坛(IFF)8月26日在北京举行2021年第五期学术会议暨全国低碳日特别活动。与会嘉宾普遍强调,建筑行业脱碳对中国乃至全球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

日前,2021武汉企业100强榜单正式发布。新洲区共有10家企业上榜武汉企业100强,其中建筑企业尤为抢眼,有7家建筑企业上榜武汉企业100强。此次入围武汉企业百强榜单的7家建筑企业分别是:新八建设集团、新七建设集团、新十建设集团、楚安建设集团、中阳建设集团、高品建设集团、常博建设集团。其他3家上榜武汉企业100强的新洲企业,分别是湖北港口集团、裕大华纺织集团、娲石水泥集团。

8月26日,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发布消息,安徽悦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71家企业不满足安全生产许可条件被责令整改,整改期间不得在合肥市行政区域内承揽新的工程业务。据介绍,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近期对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的建筑业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条件进行动态监督检查。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之下,作为传统的高耗能产业,建筑业要实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关键需要创新引领。

8月24日,经过近两年的预选与筹备,第三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在张家口市张北县德胜村开赛。来自全球10个国家、29所高校的15支赛队正式集结,将在20天时间内搭建15栋以清洁能源为发电来源的绿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