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第六届中法城市与建筑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南京召开在南京举行。来自中法两国的相关领域专家与企业负责人就城市发展和项目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建筑领域,减隔震技术及相关产品可有效提升建筑抗震性能,让房屋建筑水平“跑”在灾难发生之前,从而减轻地震灾害的破坏性成为可能。

10月2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行业专家齐聚天津,参加以“科技带动创新精益建造品质”为主题的经验交流与观摩活动。在中建三局承建的奇虎360天津创业平台项目现场,一系列建筑行业的高科技彰显了中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变革,凸显了科技创新对于精益建造的巨大推动作用。

取消审批事项14项、合并施工许可和质量安全监督登记、全国首创政府投资类工程项目联合评审……《广州市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提出打造项目审批“高速公路”,而作为国家和广东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双试点”城市,广州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推出多项新举措,不断为工程建设审批“瘦身”“提速”。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青岛市市北区政府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将共同打造全国首个“绿色建设科技城”,全面推进青岛建筑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资源要素集聚。

湖北省襄阳市完善了商品房预售许可条件,11层以下的单体建筑,必须在主体封顶后方可预售。今天(10月24日)新京报记者从湖北省襄阳市人民政府获悉,该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健康规范有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资质管理、房产建设开发、商品房预(销)售、金融管理、市场监管等五方面规范市场秩序。

建筑固废是城市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23日,湖南省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长沙成立,省科技厅为中心授牌。中心主任吴超凡研究员介绍,总体目标是在“碱激发增强再生水稳技术”等主要研究领域取得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并拓展到盾构土和管网污泥等城市固废再生利用技术研发,逐步实现城市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的全覆盖。

10月23日,记者从合肥市建筑业企业信用试评价启动会上获悉,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业发展,10月24日,合肥市将试运行新版信用评价标准。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日前正式印发实施。《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北京市的质量发展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供给质量显著改善,供给体系更有效率,质量强国首善之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质量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近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欧洲杰出建筑师奖颁奖典礼上,由贵州西线工作室设计的两处贵州本土建筑“龙门文化中心”和“贵安新区消防应急救援中心”,分别荣获综合体建筑类及公共建筑类的最高奖。

22日,由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主办的江苏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在扬州开幕。来自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全省骨干企业、省建筑行业协会、设区市建筑行业协会等的320余人出席论坛。本次高峰论坛围绕江苏建筑业如何转型高质量发展这个中心议题,通过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剖析先进典型企业的经验,寻找我省建筑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举措。

天津市人防办等3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图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在全市全面推行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图改革,旨在提高施工图审查效率,实现“一类机构、一个标准、一次审查、结果互认、多方共管”的改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