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宿工业园区秉承“亲商服务”理念,梳理办事流程,极大地压缩了企业开发建设周期。为进一步加快产业项目落地,园区不断探索“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在项目拿地前期,通过实施“专员服务制”,委派业务骨干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指导,辅导企业做好厂房设计方案、深化设计图纸,提前与建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做好对接,帮助企业开展施工图、消防等技术预审工作

10月26日-11月6日,镇江市住建局对市区在建工程开展了综合执法大检查,共计检查53个项目标段,总建筑面积约551.92万平方米,总工程造价约101.31亿元,涉及施工单位43家、监理单位16家。检查内容涉及建筑工地扬尘整治、工程项目依法招投标、企业安全生产、是否存在违法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情况等。

为期两天的2020(第五届)北京国际城市设计大会在北京建筑大学举办,邀请来自中外的建筑界大咖聚焦首都规划建设,研讨韧性健康城市设计、社区治理创新实践、智慧城市技术应用等社会热点问题,助推发挥城市设计作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不确定性风险,实现城乡人居环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建筑,透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和气质。城市规划、建设,必须充分尊重一座城市的发展实际、自然风貌、历史文脉、群众意愿。越是投资大、牵涉广、关注度高的项目,越要慎重决策。像超大体量公共建筑、重点地段建筑和大型城市雕塑等,必须将其纳入城市重要项目进行管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严格科学论证、民主决策、依法办事。切莫在商业利益和政绩冲动驱使下,做劳民伤财的事。

人民网石家庄11月12日电 (杨文娟)近日,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邯郸、唐山、秦皇岛、保定、衡水5市多个项目,因在省级督查中重复发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问题进行了通报。

节省20%能耗,缩短30%工期,绿色装配式建筑将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提速推广。近日,北投集团与金隅集团(3.090, 0.01, 0.32%)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绿色发展创新实践方面展开合作,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应用新型建筑生产模式——装配式建筑,打造城市副中心装配式示范建筑,进一步助力城市绿色发展。

未来两年,全省百姓买到一处“绿色”的房子将是件大概率的事。11月18日,记者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辽宁省已经启动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到2022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70%。同时,推动既有民用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改造,住宅健康功能不断完善,从而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

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对房地产行业的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从过去简单依靠资本和生产资料的投入来推进发展,转向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获得发展。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提升住房发展质量和产品质量,从而开创高质量跨越发展新局面,成为现阶段面临的重要任务。

昨天,首钢脱硫车间改造项目等位于北京的14个项目获得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LEED(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最高级别铂金认证。记者获悉,北京CBD已有超过六成写字楼获得了LEED绿色建筑认证,让其成为国际上写字楼“绿化”程度最高的CBD之一。

11月20日,2020年新型建筑工业化高峰论坛暨混凝土产业链智能与绿色发展论坛在西安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建筑行业的资深学者、建筑节能协会代表、企业代表等600余名齐聚西安,共谋绿色新发展。

为深刻汲取太原市台骀山冰雕馆“10·1”重大火灾事故教训,预防和遏制彩钢板建筑火灾多发势头,山西省政府决定从即日起至12月31日,在全省开展易燃可燃夹芯材料彩钢板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整治。

从2018年7月现场启动正式施工,到2019年7月须弥山结构全面完成,项目团队历经磨难,在投影面积不足3000平方米,高达23.7米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3600立方米,绑扎异型曲面钢筋1300吨,最终实现了“须弥山”结构完美履约,项目科技成果“普陀山观音圣坛项目关键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经鉴定,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项目形成了专利40项(发明20项),省部级工法5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