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2月3日),广州设计周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和广州国际采购中心同时拉开帷幕。此次展览面积15万平方米,有20多个国家的近1000家设计、艺术、创意、家居、智能、高级定制、设计用材等品牌机构和城市团体参展,展出上万件展现 “新生活、新商业、新场景、新国潮”的设计产品和作品,同期举办150多场与设计相关的活动。

安徽绿色建筑质量验收将有统一标准,针对居民普遍关注的室内人居环境,将倡导房屋使用不含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的建材;人群密集区域设置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二氧化碳超标时可报警。近日,省住建厅组织编制的全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已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布。

笔者从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12月1日起,全省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将全面实行施工许可电子证照。截至11月底,全省已累计签发施工许可电子证照超1.6万个。施工许可证是广东50种常用证照之一。全省实行电子证照后,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加快电子证照数据与省政务服务网、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实体大厅综合受理系统的对接应用,推动电子证照融入业务受理审批环节,实现发证、用证一体化,让群众、企业办事实现“少跑、少填、少报、快批”。

从哈尔滨市阿城区获悉,省百大项目——黑龙江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园区5户入园企业今年4月初复工复产以来,虽受疫情影响,截至10月末完成产值4.1亿元,形成税收5000万元。黑龙江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园区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新利街道新华新区,占地面积126万平方米。项目总体分三期建设,产业园区一期于2018年末至2019年6月陆续实现投产。

水利部发布2020年第23号公告,批准发布《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等7项水利行业标准,7项标准将于2021年2月28日起实施。《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水利水电工程压力钢管设计规范》《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

据住建部网站消息,住建部日前印发《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精简企业资质类别,归并等级设置,简化资质标准,优化审批方式,进一步放宽建筑市场准入限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不合理束缚,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就业创业,加快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文件精神,积极响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人才培育,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理论与技能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决定开展装配式工程师(装配、设计、生产)专业技能人才培训,标志着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师专业技能等级考试制度的建立。对于经培训考核合格者,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颁发装配式工程师(装配、设计、生产)专业技能证书。

12月1日,广东民办高校科协联盟绿色建筑学科与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成立,15所民办高校和12家大型企业成为首批联盟成员单位。

装配式建筑是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的新型建筑产业,也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甘肃安居建设集团作为甘肃省建筑业科技创新方面的领军企业,近日被住建部授予“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殊荣。11月29日下午,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刘宁及原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阮文易、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陈怀录等领导专家一行共同为住建部授予安居集团的“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揭牌。

陆建新,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38年来,他先后辗转于国内外8个城市,是北上广深7座时年地标建筑的建造者,参与了46项工程施工,参建工程总高度达3600米,不断刷新中国建筑的“高度”,被誉为“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

据了解,今年4月湖北省在全国3个试点省份中率先出台了《住宅工程质量信息公示试点工作方案》。方案确定武汉、襄阳、宜昌、黄石、仙桃5市先行试点,按一定比例选取在建住宅项目进行工程质量信息公示试点。

“红黑帮”发布一段时间以来,已触及企业痛处,特别是让上了“黑榜”的企业感受到很大压力。实际上,凡是有利于扬尘治理的举措都值得尝试和推广。这次“红黑榜”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与评价,这种面向社会曝光、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的方式,开启了扬尘治理新模式,树立工地文明“风向标”,这不仅是一项工作举措,更是引导企业把文明施工作为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