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开封市建筑垃圾管理处获悉,截至目前,开封市共清运建筑垃圾312.5万吨,其中填沟复耕274万吨,清运至建筑垃圾处置场38.5万吨,生产再生骨料27.8万吨,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6%,超额完成省标任务。

近日,中国吉林网从长春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从2021年1月1日起,长春市将全面实施建筑垃圾运输市场准入许可审批工作,建筑垃圾运输企业需要取得市城市管理局核发的运输许可并在区城市管理部门办理运输处置证后,才能进行建筑垃圾运输工作。

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来,全国各地当前掀起了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筹划、创新、合作、发展等新高潮。2020年12月5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工程改造与加固分会专家工作会在京召开,会议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主题展开研讨。

唐山市丰润区坚持“争第一、创唯一”的高标准定位,以“奋发进取、事争一流”的工作状态,推动科技园区建设取得扎实成效。近日,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丰润经济开发区获批第二批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产业基地,成为河北省首家,也是唐山市唯一一家园区类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产业基地。

据来自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等官方渠道的消息,中国建筑给排水领域泰斗、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事业的卓越工作者姜文源先生于2020年12月7日中午,在成都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85岁。

临近年底,很多建设工地正在加班加点赶工期、抢进度。工地上的打桩机、挖掘机、起重机等多种工程机械轮番上阵。但部分工程机械尾气黑烟直排,污染大气环境问题突出,亟待引起重视并加强管理。

近年来,石家庄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降低建筑能耗为抓手,以推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为手段,推动绿色建筑不断发展。2020年,全市新建绿色建筑占比达到93.37%,已建成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达到5.15万平方米。

12月7日,记者从南宁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获悉,当天在南宁市民中心行政审批大厅,广西第一张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电子证书于当天正式制发,实现了电子签章、电子证书等在施工许可审批中的应用。

12月7日,记者从黑龙江省住建厅获悉,为促进清洁能源供暖,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提升人居环境质量,黑龙江省制定了《黑龙江省地热能供暖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21年,重点示范区中,哈尔滨应至少启动2个示范项目建设。

12月2日,第七届中国被动式建筑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专家学者围绕“被动式建筑让生活更美好”的大主题,从“新形式新技术共创新机遇”的角度展开热烈讨论。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我国绿色建筑经过前期的探索,传统的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已经到了新的历史节点,要借助于新经济、新技术、新的智能化模式进行转型,进一步提升品质,优化绿色建筑的整个产业链。

12月6日,装配式建筑高峰论坛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推进现场会在嘉祥县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三五”以来,山东省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累计开工装配式建筑9803万平方米,投产各类部件部品生产企业181家,获批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7个、园区类产业基地1个、企业类产业基地33个,创建省级示范城市15个、产业基地103个、示范工程121个

为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建筑业企业资质申报的审批门槛日趋降低,但相关部门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了资质动态核查的力度,资质不达标企业仍然难以混水摸鱼。12月2日,镇江市住建局发布公告,拟撤回61家核查不合格建筑业企业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