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筑造建筑梦想,智慧引领建筑未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李如生在首届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住建系统要发扬建筑人优良传统,牢记建设者的历史担当,共同开创绿色智慧建筑发展的新局面,认真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新篇章。

这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完成的我国第一栋近零能耗办公建筑,代表我国目前国家级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2016年荣获21世纪绿色建筑奖;2017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等;2018年获评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双十佳”最佳节能实践项目。不仅如此,记者了解到,它的落成对我国建筑节能发展方向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

6月24日-27日,国家会展中心将迎来开馆首展——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现场不仅有各大建筑企业的“智能黑科技”产品亮相,更有绿色建筑、智能建筑高端论坛吸引全国建筑行业专家云集,共同探讨未来建筑发展方向。

据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近日下发了《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提出,项目申报试点县(市、区)的党政机关建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50%;学校、医院、村委会等公共建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40%。

近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山东省统计局联合通报了全省建筑业发展情况。通报显示,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严峻形势下,全省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不断强化政策扶持,优化指导服务,加大监管力度,建筑业实现稳定健康增长。全省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4947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增加值5617亿元、占全省GDP的7.7%,缴纳税收641.4亿元、占全省税收的7.3%。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达到45家,6家入选山东百强企业,12家荣登民营企业百强榜,5家入围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

中建三局一公司项目经理陆杰表示,云景山医院项目运用了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中大放异彩的装配式建筑技术,由工厂加工预制具备防火性能的环保箱式板房,在现场按型号拼装到位,实现“搭积木盖房子”,加快了施工进度。

6月22日,全国第十五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表彰了第十五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全国技术能手。其中,在汉央企中国一冶员工吴春桥喜获第十五届中华技能大奖,并在京领取殊荣。该方法木材资源消耗较大,机械台班使用较多,消耗大量人力资源。吴春桥根据现场施工情况,不断进行改进,成功开发了热回收焦炉装配式拱胎及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效率70%

随着装配自动喷嘴的3D打印机器人不间断喷注施工建材,4个小时后,一面长3米、高2.5米的墙体逐渐打印成型。本次采用3D打印技术施工的墙体共有两面,均位于城市副中心C08工程现场,每面墙长3米、高2.5米,未来将作为景观墙使用。

近日,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获悉,《合肥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建筑业部分)》正式印发,符合条件的企业最高可拿到50万元奖补。合肥用真金白银帮扶小微企业,加快促进本土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

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获悉,近年来,合肥市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布局日益完善,发展势头良好;装配式建筑年均增长率近50%,减少碳排放达15万吨。到2025年,全市装配式建筑规模力争达到2000万平方米/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带动全产业链年产值达2000亿元。

近年来,国家陆续颁布支持超低能耗建筑建设的有关政策,明确提出“在全国不同气候区积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建设示范”“开展超低能耗建筑小区(园区)、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试点”等,各省市纷纷迈开探索建设步伐。那么,目前我国超低能耗建筑发展如何?

安永昨天发布的《中国房地产行业2020年业绩概览含十四五规划发展机遇》(以下简称“业绩概览”)显示:2020年国内房地产行业房企营收规模大幅增长,但增速减缓。各房企在“三道红线”新政下,积极应对,稳中有进。全年房地产行业实现增加值7.46万亿元,同比增长7.07%,高于GDP增速2.30%,发展较好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