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江苏省住建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施工从业人员“建安码”系统试点应用的通知》,在江苏省务工的建筑工人必须申领“建安码”,主管部门将根据务工人员年龄、健康、安全培训信息实行绿、黄、红三色动态管理。超龄建筑工人为60岁至65岁的男性工人,以及55岁至60岁的女性工人。这些工人进入工地工作被赋黄码。一处工地的“黄码”比例不能超过10%,否则项目经理会收到主管部门警示,后续如整改不力,项目将会被停工。江苏省住建厅称,10%是暂定比例,还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飞檐翼角、斗拱圆柱、筒瓦吻脊、旋子彩画……从西安古城墙安远门(北城门)城楼向东南方向步行百米,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端庄大气、典雅古朴、现代与明清风格融为一体的建筑。这里,便是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办公楼,亦是陕西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建成于1954年的建筑,在风雨中见证了这家老牌地方建筑国企的沉淀与创新。穿过宽敞的庭院,主楼上的爬藤生机勃勃。步入主楼内的陕建博物馆,上海证券报记者看到83个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小金人”贝联珠贯,布列满墙。

5月24日至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选拔赛砌筑赛项(世赛项目)在湖南长沙顺利举行。湖南建筑高级技工学校建筑工程专业科2019级建筑施工技术班学生舒煌代表湖南省参赛,荣获全国住建行业选拔赛砌筑赛项二等奖。2023年3月获湖南省浏阳市工匠技能竞赛砌筑项目“第一名”,被授予“浏阳工匠”称号与浏阳市青年技术能手称号。

北京市住建委近日发布《关于加强住宅拆改承重结构管理的紧急通知》,明确全市房屋建筑严禁擅自变动主体和承重结构,包括不得扩大承重墙上原有门窗尺寸等,本市将从严处罚违规拆改情况。《通知》明确严禁变动住宅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并指出了几类具体违法行为:包括改变房屋的基础、承重墙体、梁柱、楼盖、屋顶等房屋原始设计承重构件;扩大承重墙上原有的门窗尺寸;拆除连接房屋与阳台的墙体等行为。

为落实我市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要求,有效遏制我市住宅使用中擅自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违法行为,保证住宅使用安全,维护公共利益,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严禁变动住宅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违法行为。从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全市房屋建筑严禁发生擅自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违法变动建筑主体或承重结构违法行为的,均可向房屋管理单位投诉或者向区住房城乡建设(房屋管理)部门投诉、举报。

日来,芝罘区持续开展建筑施工起重设备安全专项检查,通过全面“大体检”筑牢建筑起重设备安全防线。目前,该区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已检查隐患410条。施工电梯、塔吊等起重设备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极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现场一旦发现安全隐患,立即督促施工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坚决杜绝起重设备带病作业。”在督查现场,芝罘区住建局安监一科科长蒋家刚对安全专项检查进行强调说明。

5月26日,由合肥市城乡建设局组织编制的《合肥市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导则》已形成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新标准的编制,将有助于打造更多超低能耗建筑,加速实现合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全市节能减排取得实效。超低能耗建筑,是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其中,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降低供暖、空调、照明需求,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最终供暖、空调、照明、生活热水和电梯能耗水平大幅降低。

日前,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湖南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创建100个以上省级绿色施工工程,城镇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5%以上。方案提出,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项目实施时,将建筑垃圾源头减量、运输和处置利用费用纳入工程预算项目;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建筑垃圾施工现场限额排放标准,加强监管。强化建筑垃圾分类管理。施工现场将建筑垃圾、土方(弃土)等分类堆放、分类清运和分类处置,施工现场的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应当设置密闭式垃圾站集中分类存放,及时清运出场,同时落实防尘降尘措施。

5月25日,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同有科技存储系统及SSD研发智能制造基地项目首次采用大跨度盒式结构进行主体施工,该项目在百米高层建筑内叠合起一个个工业厂房,让制造业企业厂房“上楼”,一座“摩天工厂”正拔地而起。 在桐梓坡西路麓谷妙盛产业园内,多家工业企业正开足马力忙生产。该厂房共3层,每层达8米,每平方米最大荷载达1吨,能充分满足重型工业上楼的要求;西侧建立了垂直货运通道,货车可搭乘电梯上楼运输卸货,真正实现“工业上楼”。

记者从湖南省住建厅获悉,《湖南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于近日印发。《方案》明确,持续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到2025年,城镇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5%以上。《方案》强调,城镇建成区内房屋市政工程全面落实扬尘防治“六个100%”措施,加快推广应用“互联网+智慧工地”监管系统。大力推行绿色施工。到2025年,创建100个以上省级绿色施工工程。持续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逐步实现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标准化、产业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同时,持续做好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管控。

记者5月26日获悉,中山首个装配式医疗建筑项目——古镇镇新人民医院近日顺利封顶。记者了解到,中山要求政府投资单体建筑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的新建建筑和纳入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的项目全面采用装配式建筑,同时通过多重奖励推动社会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提升建筑业节能降耗环保成效,带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为鼓励社会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中山对社会投资的房地产项目、符合条件自愿采用装配式建筑的项目进行不计容建筑面积奖励。

5月26日至28日,2023河北绿色建筑产业博览会暨华北(石家庄)第八届建筑及装饰材料博览会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博览会由河北省建筑业协会、河北省建筑门窗幕墙行业协会与石家庄市建筑协会共同主办。博览会集中展示了智慧建造与智慧城市系统、装配式建筑构配件、建筑环境与控制、门窗幕墙等建筑行业中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河北省建筑业十年发展成就展也在博览会上同期亮相,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展示河北省建筑业发展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