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道与建筑物应有一定间距,与生活给水管道交叉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的下面。管线综合规划时,所有地下管线都应尽量设置在人行道、非机动车辆和绿化带下,只有在不得已时,才考虑将埋深大,维修次数较小的污水、雨水管道布置在机动车道下。

3月24日,以“提升绿色建筑性能,助推新型城镇化”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绿色建筑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世界各国和国内环保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从无霾建筑到生态城市,从建筑节能大数据到智慧城市设计、大数据时代下的绿色建筑新发展等多领域议题。

中海地产3月24日发布了2014年度业绩,与其年赚逾200亿元相比,更大的利好在于巨额资产注入。

3月13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建筑保温材料及制品防火性能认证”首批获证产品颁证会在北京召开,这标志着首批建筑保温材料及制品防火性能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认证。

作为当前全球第一建筑大国,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超过20亿平方米,新建房屋占全球一半以上。记者日前在调研中发现,我国建筑几乎在从规划设计,到施工使用,再到拆除和废弃物利用的每个环节,都存在巨大的资源能源“浪费黑洞”。专家指出,规划设计有贪大求洋之嫌,许多建筑沦为外国建筑师“试验田”。由于各项建筑环节的节能标准偏低或滞后,带来了长周期的巨大浪费。  

作为当前全球第一建筑大国,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超过20亿平方米,新建房屋占全球一半以上。记者日前在调研中发现,我国建筑几乎在从规划设计,到施工使用,再到拆除和废弃物利用的每个环节,都存在巨大的资源能源“浪费黑洞”。

​ 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已发现的古建筑类不可移动文物26388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41449处。这两类建筑总计40余万处,其中半数以上属于私人早期购买、从祖上传承或从其他渠道获得产权或使用权的私人建筑。2013年,影星成龙将自己早年购买收藏的部分徽派古建筑捐给了新加坡一所大学,曾引起社会争议。私人古建筑是否应将其产权或使用权收归文物管理部门或国有单位机构管理,业界争论不断。

在全社会倡导厉行节约、节能减排的背景下,高耗能、高浪费的建筑业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专家呼吁,当前我国应进行整体科学规划,全面倡导建筑领域节约、节能、节材、节地、节水,从操作性最强的“建筑工业化”作为突破口,同时狠抓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节能,推进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能源节约。

昨日,记者从市建委获悉,为提高我市住宅工程环保节能水平,全面提升住宅工程质量水平,市建委近日印发了《郑州市建筑节能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即日起,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建筑节能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工作。

据新加坡总理府网站消息,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于3月23日去世,享年91岁。新加坡总理府网站已经发布消息,称所有政府建筑将降半旗纪念李光耀,并将23日至29日设为全国哀悼日。

作为当前全球第一建筑大国,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超过20亿平方米,新建房屋占全球一半以上。记者日前在调研中发现,我国建筑几乎在从规划设计,到施工使用,再到拆除和废弃物利用的每个环节,都存在巨大的资源能源“浪费黑洞”。

3月20日下午,青岛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站站长杜润峰做客青岛政务网“网络在线问政”栏目,解答市民朋友有关在建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疑问。访谈中,他重点介绍了青岛市在保障建筑工程领域施工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具体回答了网友在生活中遇到的施工安全问题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