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雄安新区举办《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项目建设超低能耗建筑的通知》政策宣贯会暨近零碳建筑技术成果推广对接会。本次会议由雄安新区建设和交通管理局主办,旨在推动新区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促进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成果转化落地。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吸引了新区多部门、央企疏解单位及建设设计施工单位等120余名代表现场参会,近零能耗建筑领域专家通过线上方式参与。下一步,新区将加快推进超低能耗建筑政策落地实施,促进优秀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绿色雄安注入新动能。

7月8日,第一届粤港澳建筑机器人大赛在广州启幕,同期举办建筑机器人产业发展沙龙。此次沙龙邀请粤港主管部门、贸易发展机构、院校科研机构、投资基金机构、建筑业和建筑机器人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和行业领袖,围绕建筑机器人产业的关键技术、市场需求、问题挑战、未来趋势及金融支持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探讨,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建造产业链资源整合与创新协同。

随着航运贸易金融总部大厦项目(南京路1号)最后一个“两柱合一”节点的顺利安装,该项目高位钢结构转换层正式封顶,正式进入百米以上高层主体施工阶段。航运贸易金融总部大厦项目主塔楼采用独特的钻石型平面设计,通过“V”字形斜撑结构实现功能转换,既满足住宅区270°海景视野需求,又攻克了异形建筑在消防、机电系统等方面的技术难题。转换层离地面高度约105米-130米,位于塔楼的22-26层,为与整个楼栋的三角形元素相呼应,项目借助三角形的稳定体系,转换层采用“三柱合一”高位钢结构形式。

7月10日,湖北省建筑垃圾治理暨集中整治工作培训会提出,即日起至9月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建筑垃圾集中整治行动,推广智慧监管,推进设施建设,加强联合监管执法,完善法规政策体系,推动全省建筑垃圾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2024年10月,住建部启动全国城市建筑垃圾专项整治行动。湖北省建制度、堵漏洞、强监管、严处理,有效遏制了建筑垃圾私拉乱倒、无序堆放多发频发势头。

7月8日,2025年广州市建筑领域节能宣传月启动。宣传月以“节能增效,焕‘新’引领”为主题,依托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广州举办的契机,围绕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陆续组织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技术宣贯等一系列活动,提升全社会对于广州城乡建设领域双碳工作的关注度。本次活动由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广州市散装水泥与建筑节能管理中心、广州市地铁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建筑节能科技协会承办。

近日,香港立法会议员一行到访深圳。在实地调研多个模块化集成建筑(MiC)项目后,他们纷纷赞叹:MiC建造技术源自香港,如今这项技术的价值链条,正以香港智慧为源、湾区创新为炉、国家贡献为锚生动延展。用MiC技术打造的建筑,业内称之为装配式建筑4.0产品。从1.0到4.0,装配式建筑历经了半个世纪的迭代升级。如今的MiC技术,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出建筑的主体结构后,再细细拆分成最优解的空间模块。这些模块单元不再为功能空间所局限。由于是助力建筑业工业化发展和绿色化转型的先进技术,香港特区政府出台系列政策持续加快MiC的推广应用。自2017年起,MiC技术连续八年被写入《施政报告》。

7月8日,为期两天的第二届中国(郑州)建筑产业与智能建造博览会暨产业链供应链商洽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这场以“创新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行业盛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精英、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建筑产业与智能建造的发展新趋势。本届博览会由市建筑业协会、市城市科学研究会主办,旨在探索建筑业转型升级道路、完善协作机制、打造交流平台。

在墨尔本郊区,一座3D打印多层住宅即将落成。这是澳大利亚首个此类项目,也标志着建筑行业正站在技术革新的临界点。专家表示,3D打印建筑虽然在技术层面仍需进一步发展与验证,但建筑及相关行业已经需要开始做好准备,迎接新技术带来的变革。

2025年7月7日,界面新闻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6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对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建筑)收购广东宏业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业投资)股权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广州建筑处以175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处罚决定书显示,经评估认为该交易不具有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并且具有多项罚款下调情形,包括积极配合市场监管总局调查、建立并有效实施反垄断合规制度、首次因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受到行政处罚等。因此,市场监管总局对广州建筑处以175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第27届中国(广州)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以下简称“广州建博会”)8日在广交会展馆开幕。本届展会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近2000家,预计吸引逾20万海内外专业观众到会,堪称大家居建筑装饰行业全球第一展。本届博览会由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主办,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展览有限公司承办,旨在依托全产业链资源聚合优势,打造由展览平台升级为全年度、全链路、全渠道的行业赋能服务平台。展会整合了室内空间、门窗户外、材艺智造“三大生态”,重点赋能建筑装饰企业、外贸等“六大渠道”,实施全年度赋能服务计划,促进展会商贸对接,吸引众多企业集中展示行业最新成果。

在城市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中国建筑行业正经历着一场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蜕变的深度变革。建筑的内涵早已超脱了钢筋水泥的简单堆砌,实现了向空间与文化深度融合的转变,其背后所蕴含的逻辑也从传统的施工模式,演进为信息化与智能化的赋能。如今,建筑不仅是一种物理形态的构建,更是一种文化语境与生活逻辑的深度承载。回溯上世纪末至今的发展脉络,我国建筑行业历经了多个发展阶段,而当下阶段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对高品质、可持续以及文化复合性的不懈追求。

近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T2航站楼建设现场,500余名建设者正冒着酷暑奋战,登高作业车、吊机忙碌不停,一派火热繁忙的景象。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感受到,这座约37万平方米的“超级枢纽”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节生长,主体结构日益清晰。T2航站楼不仅层次丰富,更在功能上进行了精细的划分。分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建筑,南北总长约1380米。其中,南、北两侧指廊宽42米为国内候机指廊,中指廊宽54米为国际候机指廊。地下一层巧妙地连接了轨道交通换乘通道,为旅客提供了无缝换乘的体验。地上各层则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如国际到达大厅、行李分拣大厅、国际到港夹层等,使得旅客能够便捷地完成各项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