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片场评一级历史建筑 重建市值约90亿

更新于:2022/02/08742人浏览来源:大公网 收藏

       清水湾邵氏片场重建有变数,片场内多幢历史建筑有望保留。古物咨询委员会昨日通过,将占地逾85万平方尺的邵氏片场评为暂定一级历史建筑,但委员认为毋须全数保留片场内23幢建筑,建议日后再就个别建筑物评级,预计获保留的包括邵逸夫别墅在内至少四幢建筑物,反映邵氏片场的历史及成就。邵氏片场业主昨日在古咨会讨论评级前撤回清拆令,古咨会主席林筱鲁认为,业主已释出善意,对于毋须采用强制手段进行保育感到乐观。

  邵氏片场去年传出重建计划的消息,其后有公众人士向古物古蹟办事处提出要求将邵氏片场纳入新增评级,希望“抢救”片场内的建筑。古咨会昨日开会,讨论有54年历史的清水湾道邵氏片场历史建筑评级。康乐文化事务署执行秘书(古物古蹟)萧丽娟介绍指,邵氏片场可划分为商业行政区、制片区及住宿区三大部分,成功将电影的生产流程系统化,在香港电影发展历史上有重要地位,亦是华语世界唯一有系统的电影制作地,建议将占地逾85万平方尺的片场整体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选取代表性建筑保育

  委员普遍认同邵氏片场的历史价值,但对于整个片场评为一级历史建筑有保留。委员陈捷贵指出,片场涉及23座建筑,落成年份由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若是将整个片场评为一级建筑是“太笼统”。有委员则认为,评级和保育应该分开处理。委员钟宝贤指,邵氏将电影制作系统化,建议在每个区域选取代表性建筑进行保育,“重点是保育,部分无办法防卫就应该退守”。

  发展局副秘书长(工务)林启忠透露,发展局过去曾与业主就邵氏片场的发展及保育方案进行探讨,“气氛良好”,而原本业主已入则申请改建做住宅,并获屋宇署批准,但业主昨日早上撤回申请,相信片场暂时不会被拆。

  委员最终通过将邵氏片场评为暂定一级历史建筑,但认同无需保留片场内全数23幢建筑,日后可再就个别建筑进行评级,希望业主考虑保留旧行政大楼、第三宿舍敦厚楼、一号及二号制片场,以及邵逸夫别墅等至少四幢建筑物,以反映邵氏片场的历史及成就。

  古咨会主席林筱鲁于会后指,古蹟办会就邵氏片场的暂定评级进行一个月公众咨询,评级可向公众发出信息,并为政府与业主商讨带来基础。古咨会已同时要求古蹟办提供更多资料,考虑日后是否会再就个别建筑进行评级。

  重建市值约90亿

  邵氏片场的重建计划早于2006年已获城规会批准发展方案,今年一月取得清拆令,被问及古咨会会否参考当年保育何东花园的做法,将片场内部分建筑列为暂定古蹟以避免被拆卸,林筱鲁认为,业主在古咨会通过评级前已撤回清拆令,他个人认为是善意表现,对于毋须采用强制手段进行保育感乐观。

  清水湾邵氏片场及旧电视城最新的重建计划,由复星国际、邵氏基金及南华早报联合提出申请,拟提供642个豪宅单位及115个宿舍单位,住宅总楼面约111万方尺,其馀为商业楼面,市值估价约90亿元。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