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助推城市建设转型发展

更新于:2022/02/08518人浏览来源:网络 收藏

日前,省住建厅公布的统计数据中,盐城市2014年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30个,在全省名列第二;建成绿色建筑面积236.2万平方米,在全省位居第四,列苏中、苏北地区第一。

而与之相呼应的是,作为地级市,2013年盐城首家申报创建省绿色建筑示范城市,实施方案顺利通过评审,目前正在积极实施。同时,我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在全省实现统一执行建筑节能65%标准等“六个率先”。

后来居上,弯道赶超,盐城的绿色建筑令人刮目相看。

“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把低碳环保、生态宜居作为盐城城建的新理念来推进,把绿色发展作为盐城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来实施,这就为我市城市建设发展上台阶指明了方向。”市城乡建设局局长吴中良就城市建设的绿色发展理念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秉持惠民利民城市建设理念,实现城市建设发展的绿色升华,走向城市建设绿色发展新时代。”

完善机制,做好绿色建筑顶层设计

从传统建筑到节能建筑再发展到绿色建筑,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在政策层面做好引领,是推进绿色建筑的关键。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工作的通知》、《盐城市发展预拌砂浆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市区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广应用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尤其是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市城乡建设局会同市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民用建筑工程实施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的通知》、《关于全面实施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的通知》、《关于住宅建筑设计安装电梯、外遮阳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通知》、《关于大力推广和规范应用居住建筑分户墙分户楼板、楼梯间节能技术措施的通知》等技术性文件。

在这些文件的基础上,我市从六个环节入手,建立完善建筑节能闭合管理体制。抓源头。在规划方案阶段把建筑节能相关要求作为规划审批条件,保证建筑节能在项目上的落实。抓设计。规定设计文件要有独立的建筑节能专篇,对施工图实行专项节能审查制度,保证节能设计质量。抓备案。开展建筑节能验收备案管理,实施房屋“一房一验”制度,确保节能工程施工质量。抓公示。实施建筑节能施工和销售现场公示,让社会各界成为建筑节能的监督主体,充分发挥市场的监督作用。抓调节。用经济手段来促进建筑节能,对执行建筑节能不达标的项目在退返新墙材基金环节予以调控,大力鼓励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抓检查。每年定期组织全市规模的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和质量巡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切实增强各方建筑节能意识。

正是做到了政策上的顶层设计,我市的绿色建筑才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据市城乡建设局科研处处长耿一鸣介绍,近年来我市积极引进省内外绿色建筑新技术,在盐城备案的绿色建筑新技术成果达162项,自主培育申报获省认定的科技成果34项。从2013年4月1日起,我市所有新建建筑均能达到绿色建筑一星以上标准,比《江苏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提出的“到2015年,全省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按一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提前了一年多时间。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