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建筑铁军”:中国建筑界的常胜之师

更新于:2022/02/08804人浏览来源:新华日报 收藏

      2014年,通州建筑铁军又获3个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这在全国绝无仅有。截止到目前,通州铁军荣获“鲁班奖”总数达49项(其中独立承建36项),在全国县市中遥遥领先。他们无愧于中国建筑界的神勇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常胜之师的称号,半个多世纪来,这支拥有222家企业、33万之众的队伍,刷新了古人创造的一个个奇迹,谱写了人间一篇篇华章。铸造了蓝天下一座座丰碑!

滚滚长江东流去,滔滔大海潮涌来。

通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濒江临海,是“南通建筑铁军”的发源地,享有“全国建筑看江浙,江苏建筑看南通,南通建筑看通州”之誉。

半个多世纪来,通州铁军创造了全国县级中“8个第一”的辉煌纪录:第一所建筑职工中专学校,第一个获得对外签约权,第一家“双拥服务站”,第一个瓦工状元,南通四建第一个获得一级施工资质,南通新华浇注的1538平方米的楼面转换板被誉为“中华第一板”……

通州建筑业历史悠久,历经风雨。大体经过了4个发展阶段。一是上世纪60、70年代的起步阶段,全区范围普遍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的乡镇建筑站;二是80年代的发展阶段,实施“面向全国、重点开发、国内外并举”的战略,强化市场开拓;三是90年代的提升阶段,在全省率先进行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四是新世纪以来的跨越阶段,提出“全省领先、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奋斗目标,建筑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1990年通州被省政府首批命名为“建筑之乡”;2006年被省政府首批命名为“建筑强县(市)”;在国家住建部、中建协举办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工程展示会”上,独占6项,风光无限;在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上,有4家企业跻身“创鲁班奖工程特别荣誉企业”行列;2012年以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名列“中国建筑之乡”榜首!

这支建筑劲旅,拥有特级资质总承包企业3家,一级资质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28家,二、三级资质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150家,劳务企业41家,涉足房屋建筑、装饰装修、设备安装、隧道管道等各类专业近40个,形成了门类齐全、配套协作的产业体系。全行业从业人员达33万人,建筑队伍分布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海外市场,涉足越南、俄罗斯、安哥拉、马来西亚、刚果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通州建筑业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建有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得国家和省级施工工法120余项、省级以上科技示范应用工程110余项、国家专利80余项, 拥有4名江苏省建筑业“十大科技之星”,5家企业建有技术研发中心,一、二级建造师近3000人,在全国县级市(区)中名列前茅。“鲁班奖”总数达49项(其中独立承建36项),在全国县市中遥遥领先。获“扬子杯”、“长城杯”、“白玉兰杯”等省级优质工程300项。多家企业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

通州建筑,藏龙卧虎。目前拥有各类专业职称人员近两万人,其中高级职称1200余人;一级注册建造师1200余人,二级建造师2700人;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省级技术研发中心3个……翻开“通州建筑精英榜”,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改革功勋”、“中国建筑业年度人物”、“中国建筑业专家成员”、“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五一奖章”获得者、“中国瓦工状元”、“全国青工技术能手”, 省建筑业“十大科技之星”、“333高层次人才”、“六大高峰人才”……比比皆是,数不胜数,遥遥领先全国县(市、区)。

从“一把泥刀、一副箩筐”起家,通州建筑铁军发扬跋涉千山万水、出动千军万马、吃尽千辛万苦、说上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的“五千五万”精神,南征北战,国内大多省会城市都能看到通州铁军建造的标志性工程,并远征伊拉克、科威特、俄罗斯、墨西哥、马来西亚、美国、日本、新加坡等20来个国家,承担的中国驻联合国办公楼改造工程受到时任副总理钱其琛的赞扬;乘坐“雪龙号”,穿越极地,将“通州铁军”的大旗插上了无人之地南极。

远古蛮荒,与天神争雄;逐鹿市场,显英雄本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数建筑铁军当看通州!半个多世纪来,通州建筑铁军以无畏的精神、高超的技术、精湛的工艺、一流的绝活,以无数经典之作惊艳于市场,亮相于世界,留芳于后世。他们,无愧为鲁班传人!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