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闻资讯
历史建筑最老208岁 最幼25岁
更新于:2022/02/08已564人浏览来源:信息时报 收藏
想看广州历史建筑,要去哪里逛?昨日,广州市首次“晒”出478处已在册的历史建筑名单,市民可上广州市规划局网站通知公告栏进行查询,循着具体门牌地址去领略老广州底蕴。
据了解,在册历史建筑中最年长的有208岁,是建于1806年的伍氏宗祠遗迹,最年幼的25岁,是建于1989年的南越王墓博物馆建筑群;最密集的区域是荔湾区耀华大街、越秀区盐运西街、海珠区溪峡街。
伍氏宗祠遗迹最年长
广州是全国一次性公布历史建筑最多的城市,实现了广州市历史建筑保护“零的突破”。广州将加强对清中晚期、民国时期、解放初期、乃至改革开放时期近200年时间的建构筑物保护。
在册历史建筑中最年长的有208岁,是建于1806年的伍氏宗祠遗迹,最年幼的只有25岁,是建于1989年的南越王墓博物馆建筑群。其他历史建筑之“最”,还包括:最高的是广东国际大厦(63层,200米高),最长的是珠江大桥(415米长),建筑面积最小的门楼只有几平方米,建筑面积最大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流花路旧址则有11万平方米。
居住类建筑占比超七成
478处已在册的历史建筑,包括十大类型,分别为文化设施、办公及教育科研、医疗卫生、商业设施、旅馆业、宗教及祠堂建筑、居住建筑、工业遗产、市政交通设施、园林绿地及构筑物。
广州市民所熟知的骑楼,属于商业设施类。广州的骑楼街由二十世纪初开始出现,可以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的形式多样,比如大新路407、409号骑楼。
另外,居住类建筑所占比例最大,超过七成。其中,耀华大街15、15-1号民居是中西风格融合的代表作;秦牧旧居、保安前街13号民居、越秀北路林克明旧居、宜安里29号民居、同福西路歧兴中北4-1民居等,是名人古旧居代表作;洛场村十队21号民居,是乡村建筑类的代表作。
耀华大街等三条街最多历史建筑
广州已在册历史建筑覆盖区域广,城乡结合,区域平衡,涉及全市所有区、县级市,基本涵盖了城市与乡村的各种类型。
据介绍,历史建筑最密集的区域是荔湾区耀华大街、越秀区盐运西街、海珠区溪峡街。
广州市规划局有关人士表示,在两批名单产生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参与,其中:政府相关部门推荐161处,学术研究团体推荐281处,媒体挖掘报道推荐134处,个人或团体自主推荐11处。其中很多是多途径推荐,体现了广州市各界对于历史建筑保护的关注和参与。今后,历史建筑的保护也希望继续得到市民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推荐建筑考试培训课程
- [02-22] 2025年施工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质量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资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材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劳务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机械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标准员考试报名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报名培训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大纲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10-29]2024年安全员(安管人员)证书延续继续教育的通知
- [02-27]2024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共七期)
- [11-24]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安全员考试暂停的通知
- [10-12]2022年度安全员(安全三类人员)证书延期复核的通知
- [09-27]2022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调整通知
- [08-31]2022年度北京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疫情防控通知
- [07-01]北京住建委:恢复安全员等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