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环上的建筑师

更新于:2022/02/08618人浏览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收藏

 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等一众高楼大厦围绕着东方明珠(600832,股吧)——当鸟瞰陆家嘴(600663,股吧)的景象被微缩在一厘米见方的指环之上,强烈的视觉冲击之余,似乎也有更多珠宝之外的意义。“珠宝不应只是宝石和贵金属的堆砌,它完全可以承载更多的历史和故事。我只是在建筑中找到了表达方式。”法国的珠宝设计师菲利普·杜雷河(Philippe Tournaire)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杜雷河带来的众多以建筑为灵感的指环珠宝,成为了上周“SALON PRECIEUX巴黎奢华珠宝沙龙”的焦点。

  在40年的创作历程中,杜雷河先后创作了多达数十件描绘真实建筑的珠宝作品,或城市面貌,如巴黎、纽约、迪拜、伦敦;或历史建筑,如泰姬陵、比萨斜塔、凯旋门等等。而在中国,杜雷河为中国珠宝爱好者所熟知的,是一款名为“香榭之吻”(French Kiss)的戒指。这枚戒指以埃菲尔铁塔为构造灵感,侧面看去,倒立的铁塔成为主钻石的底座,从四个方向紧紧地围绕着主石。

  建筑戒指由来已久,据传最早的建筑戒指大约出现于公元六世纪。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中叶,一批中世纪时期归属犹太人的结婚戒指相继出土,此类戒指构造形似简单的房屋,用以表达愿意许给未婚妻一个安稳家庭之意。“珠宝本身就是传承的信物。而建筑是人类留下来的印记,它所传承的意义要复杂得多。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为建筑戒指着迷的原因。”杜雷河说。

  在数十年的摸索中,杜雷河发明了许多独家的雕刻工艺,甚至会运用3D打印机来实现一些复杂的建模。指环经过特别设计,可以站立在桌面上,还能非常顺滑地像陀螺一般自转,如同一尊精巧的雕塑。特立独行的设计风格让杜雷河在世界珠宝师中极具辨识度,从1984年自立门户以来,关注不断。1991年,他还获得了法国政府颁发的“珠宝艺术大师”称号。

  1949年出生在法国小村庄的杜雷河自幼便跟随做电器工人的父亲捣鼓手工艺品。原本主修电子学的杜雷河没有任何珠宝学院背景,却对珠宝抱有浓厚的兴趣。“如今回想起来,这段求学经历的缺失,反而使我不受传统理念约束,拥有了更为大胆开放的设计思路。”当时决心投身珠宝设计的杜雷河曾将一个弃置的地下室重新布置整理为工作室,并在此独自埋头创作了十多年,“那时的我没有获利的压力,因而只是纯粹地享受自由创作的乐趣。”

  杜雷河的第一枚以建筑为灵感的指环作品就在这间地下室中诞生。“当时我总在傍晚走出工作室散步,夕阳下乡间古城堡的轮廓总是出现在我眼前。”这枚完成于1975年的戒指有别于现下杜雷河作品的立体视角,只撷取了城堡围墙的剪影:有棱有角、高低起伏的城墙上,镶嵌了几粒极为细小的钻石。

  这枚简单的指环为杜雷河的创作风格奠定了基础。在杜雷河创作的大量指环作品中,不仅有重现真实建筑的作品,更多的是用大量宝石表现抽象建筑群。这些宝石往往棱角分明、色彩鲜艳,以三角形、圆形、方形等规整的几何形状出现,再用封闭式的镶嵌手法以“宝石柱”的形态紧密相贴,仿佛一片拥有绚丽穹顶的建筑群。

  “我喜欢有活力的颜色、喜欢冷色和暖色相互碰撞的感觉。在我的戒指中,每一粒宝石都是不可缺少的,常常是最小的那一颗,照亮连接所有宝石,少了以后就会破坏整体的美感和结构。就像油画里的一束光一样。”杜雷河告诉记者,他在做珠宝的时候更像是绘画。他会把所有的素材都放在桌面上自由组合,好像即兴作画一样,因为喜欢这个颜色就在画布上涂抹,最终创作而成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

  这些抽象的建筑指环往往集合了钻石与其他彩色宝石。而在整体布局中,镶嵌了钻石的“宝石柱”通常都比其他宝石高出一截,并且处于“建筑群”边缘部分。这是因为钻石较其他宝石更为坚硬,可以在日常佩戴中起到保护其他宝石的作用,“就像是一座城堡四周的哨塔”,杜雷河说。

  相比之下,如今令杜雷河获得更多关注的“写实派”建筑戒指则朴素许多,往往连一粒碎钻也见不到。杜雷河通常采用黄金、玫瑰金和白金这些贵金属本身的色彩来增添层次感,即便是最为艳丽的“克里姆林宫”戒指,也只是运用了珐琅着色。“当我用心去呈现一些经典建筑真实的面貌,这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很多更深层次的东西,人文、艺术以及历史的变迁都为这件作品添加光彩。每个人在第一眼看到这些经典建筑以后都可以产生复杂的联想——这已经足够了,完全不需要任何宝石的点缀。”

  正因为对建筑背后深层含义的追求,杜雷河从未选用现代感、未来感的建筑作为创作对象。“我之所以要用建筑来作为主题,是为了表现生活。这些造型奇特的现代建筑在设计时更多的是为了博人眼球,不能引起人们对于生活本身的共鸣。”杜雷河说自己最喜欢意大利的建筑,在充满生活气息的同时,总是能和周边的建筑融为一体。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