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东亮:要把农场建筑都做成水果样式,让人心情美丽起来

更新于:2022/02/08912人浏览来源:新快报 收藏

 贾东亮,河南商丘人,现任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八一生态农场场长,十七大和十八大党代表。15年前的1998年,已是少校军衔、副团职军官的贾东亮不顾战友亲人的反对,带着10多万元转业费只身来到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黄盆村,承包了村里的6座山头和山脚下的一片洼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民,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

  ■新快报记者 李村

  刚刚过去的2012年,注定是贾东亮最忙碌也最幸福的一年。

  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15年前以少校军衔来到肇庆市广宁县当起货真价实的农民时,就注定了河南人贾东亮从此的人生将变得与众不同。

  不过,回顾2012年,贾东亮完成了多个身份转变,但依然继续为自己的生态农场充满期待。

  印象最深刻:参加十八大

  虽然已经过去了2个多月,但谈到2012年最最深刻的事情,贾东亮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参加十八大了。”

  他不仅是十七大、十八大代表、主席团成员,还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十八大之后,贾东亮比以往更忙了许多,他不仅要作专题学习辅导,还把他参加十八大的感受和体会和各地分享。

  在参加党的十八大前,贾东亮在广宁县里开展了调研,还特意去到了最偏远的村庄,了解那里党员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及诉求。所以在广州做报告停留一天后,贾东亮便回到广宁县后便给县里的党员群众作了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传达。

  

  完成了第一产业

  到第三产业的转变

  除了参加十八大,贾东亮的农场在2012年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是农场的收入从2011年的400万元增加到500万元,增加了20%,纳税15万元左右。这其中,2012年,贾东亮不仅坚持做好他的八一农场生产建设,还开辟了新项目,包括生态餐厅、生态旅游等,产业链延伸了许多,其中生态餐厅在2012年收入达到了100多万元。

  最重要的,八一生态农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从农业这个第一产业转变为生态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上,这种跨越式发展是贾东亮最为得意的2012年成功之作。

  1998年,贾东亮作为一名空军某部副团职转业军官,主动放弃到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来到了肇庆市广宁县一片荒地办起了生态农场,带领村民在穷山沟里创新业,把杂草丛生的黄泥坡和沼泽地变成了水果飘香、鱼鸭欢唱、生猪满圈的花果山、生态园,并采取“帮、扶、带”等方式,帮助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而2012年,他的沙糖桔继续丰收,并带领附近的村民共同致富。从2008年3月起,肇庆市开展了“东亮式”党员创业贷款活动,由市、县两级组织部门筹措贴息资金,肇庆市农村信用社提供3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向全市500多个乡村的优秀党员发放贷款。

  2012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汪洋到广宁县八一生态农场慰问贾东亮,了解他创业、发展情况以及带动党员创业致富情况。受到鼓舞后贾东亮抓紧成立“肇庆市农村党员创业协会”,坚定了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信念。

  

  “生态农场”

  不能光说个名字就完了

  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系统性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而参加十八大的亲身经历,也让贾东亮对十八大报告精神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对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颇感亲切”。

  在采访中,贾东亮始终向记者强调:生态农场不能光说个名字就完了,它的生产经营模式就是一种生态的模式。如今的八一农场早已实现了真正的生态模式:猪- 沼-鱼-果,猪粪产生沼气,沼气肥养活鱼虾,鱼塘里的塘泥又是果树的天然肥料,拉长了生物链条,降低了生产成本。最关键还是循环经济,比如八一农场里的水鱼,一点饲料都不用喂,却吃得特别好:一是使用太阳能诱虫灯诱来飞虫;二是在水里放进繁殖快的福寿螺、罗非鱼苗、小蝌蚪;三是水面养水葫芦给它们吃蔬菜;四是鱼塘边种果树给它们吃水果。养出来的水鱼价格,是普通养殖水鱼的四五倍!

  

  八一农场要做“美丽农场”

  作为人生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2012年注定让贾东亮回味悠长。

  15年来,贾东亮一直坚持生态建设的理念,在关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效益。

  2012年,当年他初次到来时的那片荒山野岭,已经变得生机勃勃,瓜果满园。十多年来,他种的很多的名贵树种如檀香、沉香、油木、楠木等共计八万多棵,现在这些树木都慢慢长高,经济价值已超过了1亿元,而且每年还在快速增长。他的八一农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让环境得到了优化。

  贾东亮举例说,他在八一农场养了很多猪,粪尿进入沼气池,经过沼气池发酵,沼气就作为生活能源;沼气液可以灌溉生态果园,生产绿色食品;沼气渣弄到鱼塘里去喂鱼,而鱼塘在旱塘的时候就把塘泥挖上来去改良土壤。这样就拉长了生物链条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最关键的是农场的生态资源得到了综合的利用。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法,避免了只注重经济开发,不讲究生态环境保护,提出要留给后人天蓝、地绿、水净的环境。“我认为,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应该是主战场,农民也应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十八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要求,将给我们农场今后的发展指明更清晰的方向。”贾东亮表示。

  据了解,为了把八一农场建设成“美丽农场”,贾东亮颇费了一番心血。2012年的成功和鼓舞,对他以及他的农场都是一个大大的支持,而他更坦言“除了幸福,每个人都要有美丽的心情”。他现在正考虑把农场里未来的一些建筑都做成各种水果的样式,比如菠萝、荔枝、沙糖桔等,让在农场工作的人和进入农场参观的人看到这些建筑“心情都美丽起来”。

  

  河南人广东创业,

  当认准精、巧、远

  对于一个多年前开始在广东创业的成功人士,贾东亮对老乡们有一些建议。他建议创业者选择项目要理解好三个字:精、巧、远。

  他解释说,“精”是建议大家不要一下子上马很多项目,要结合人力、物力、财力才上马。也就是说,从一个胜利到另一个胜利,首尾相应。“如果一个项目还不成功就同时上马另一个项目,这就不是‘精’。”

  而对于“巧”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他建议来广东创业的河南人选择项目不能跟风,要引导潮流而不是盲从潮流。

  至于“远”,贾东亮从他从事的生态农场项目解释说,选择项目要看到多少年以后,而不是眼前的利益。比如,养猪有两年的收益周期,不要看现在养猪很赚钱,要看两年后的发展前景。他举例说,他当年选择沙糖桔项目就是看到了五年后的周期。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