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闻资讯
中建国际:“碳索”未来,打造高水平绿色建筑标杆
更新于:2025/09/30已26人浏览来源:新华网 收藏
推动高水平绿色建筑发展,是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建国际建设有限公司立足国际视野,打造出中建未来大厦这一低碳化、可感知、有温度、会思考的建筑,树立起建筑领域节能减碳的绿色灯塔,成为驱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示范先锋。 擎天大厦擘画绿意,智慧节能树立标杆 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太湖大道北侧,拔地而起的中建未来大厦犹如城市的一扇“未来之窗”,与湖岸的水光和周边生态绿地交相辉映。这座集绿色、智慧与人文于一体的总部大厦,由1栋21层的高层办公楼和1栋多层办公配套建筑组成,总用地面积为12637平方米,绿地率达26.25%,已成为苏州高新区的新地标之一。 中建未来大厦秉承“被动优先,主动为辅”的设计理念,聚焦全生命周期低碳楼宇建设,在施工伊始便锚定“低碳建造”目标,结合主动式技术与被动式设计,全面提升建筑的节能减碳性能。大厦综合节能率达66.99%,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35.00%,不仅满足近零能耗建筑相关能效要求,还荣获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预认证,并一举斩获江苏省首个LEED与WELL双铂金认证、EDGE认证及近零能耗建筑认证等多项国内外权威绿色标识,堪称绿色建筑实践的成功典范。 中建未来大厦还运用了“会呼吸的幕墙”系统,集节能幕墙、竖向固定遮阳及可调节内反射遮阳于一体,有效减少约40%的太阳辐射量,既提升了夏季室内的热舒适性,又显著降低了夏季空调负荷。此外,建筑设计充分考虑自然通风需求,在过渡季工况下,主要功能房间中平均每小时自然通风换气不少于2次的区域面积占比达到83.77%,有效减少了机械通风的使用频次。 在主动式节能技术方面,大厦采用高能效空调系统与电气设备,并配套相应的节能控制策略。通过部署能源管理系统,大厦实现了对建筑能耗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与集约化管理。同时,大厦积极引入清洁能源,采用单晶硅材料制作太阳能电池组件,在主楼、副楼屋面及地下车库坡道屋面布置太阳能板,铺设面积约3080平方米,每年发电量达61.51万度,以更高比例的清洁能源覆盖大厦能耗需求。 项目还成功应用中国建筑碳排放监测管理平台,并开发办公楼智慧运维管理平台,为大厦高效低碳运行提供支撑。该平台以底层设备实体为物理基础,实时采集运行与环境数据,并对接楼宇自控、能耗监测及水电空调管控等设备;以中层平台为数字大脑,实现碳管理、设备维护、能耗诊断与可视化分析,并能自主发出优化调控指令;以上层软件为智能交互界面,为不同用户提供便捷服务与系统管理功能。平台集成楼控、能耗分项计量、水质在线监测及智能诊断等功能,实现对建筑用能、用水、设备状态的全面感知与高效调控,推动大厦运维管理完成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测、全面优化的智慧跃升。 舒适健康心之所向,以人为本价值共赢 在“双碳”战略持续深化与绿色建筑不断演进的背景下,舒适与健康已成为未来办公空间的核心追求。中建未来大厦聚焦使用者的真实体验,通过精准的设计策略与科学的运营管理,将有限资源高效转化为可感知的健康效益与显著提升的工作效能。 项目系统性融入空气、水、光、热舒适、声环境、营养、运动等多维健康要素,构建绿色宜居与高效办公协同共生的理想环境。这一以人为本的绿色建筑理念,既呼应了国际可持续建筑的前沿趋势,更彰显出建筑在生态、健康与社会价值等多维度深度融合的未来方向。 “阳光是世界上最好的材料”,项目负责人介绍,“总部大楼项目在规划中因地制宜,采用对称核心筒的主楼与辅楼布局,并用单层封闭连廊围合出中心庭院。”这一设计不仅满足了对均质化自然采光的需求,还显著降低了对人造光源的依赖。大厦主要功能房间内,每日采光照度值达标时间不少于4小时的区域面积占比高达99.01%。大厦内部引入绿植、水景等自然元素,营造宜人的绿色空间氛围,有助于缓解员工的头晕与困倦感,进而提升工作效率。此外,大厦还设有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社区活动场所,提供健康服务与社区交流等多元功能。 通过对空气、温湿度、采光与噪声等环境因素的整体优化与精细调控,大厦办公场所的整体工作效率预计可提升10%至15%,员工疲劳感和身体不适感得到显著缓解。据测算,该环境下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发生频次下降约30%。以每人年均减少病假2.88天、日薪300元为标准,在3200名员工满员的规模下,总部大楼每年可降低因员工缺勤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约276万元。这一成效充分体现了绿色建筑在“节能—健康—高效”维度上的综合价值与现实意义。 低碳运营彰显效益,绿色灯塔辉映未来 随着中建未来大厦投入运营,其节能与绿色优势将转化为长期经济效益。通过每年节约95万元运营成本及提升租金,与同区位楼宇相比,大厦未来五年累计可创造近3000万元的直接收益差额。同时,大厦的增量成本可控,日常运行管理成本也维持在较低水平,为后续同类建筑的推广树立了经济可行的典范。未来,低碳建筑有望成为提升楼宇价值与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绿色转型。 中建未来大厦通过节能、光伏高效利用及多能互补等措施,有效减少煤、天然气和电力等不可再生能源消耗,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62吨,大幅提升了光伏发电的自我消纳能力。未来,项目的低碳运行模式将持续缓解能源紧张与环境污染压力,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及。随着相关技术不断迭代升级,项目将在碳排放控制和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形成更强示范效应,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作为全国低碳建筑标杆项目,中建未来大厦在探索低碳技术路径、推动零碳建筑发展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随着国家“双碳”进程推进,中建未来大厦项目形成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将为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可借鉴的系统解决方案,推动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更将在应对气候变化、优化人居环境等方面展现深远的社会价值。(吕冰洁)
推荐建筑考试培训课程
- [02-22] 2025年施工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质量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资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材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劳务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机械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标准员考试报名
- [08-1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报名培训
- [08-1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大纲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10-29]2024年安全员(安管人员)证书延续继续教育的通知
- [02-27]2024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共七期)
- [11-24]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安全员考试暂停的通知
- [10-12]2022年度安全员(安全三类人员)证书延期复核的通知
- [09-27]2022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调整通知
- [08-31]2022年度北京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疫情防控通知
- [07-01]北京住建委:恢复安全员等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