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闻资讯
渝中元朝古建筑东华观修复 有望年内开放
更新于:2022/02/08已759人浏览来源:人民网-重庆 频道 收藏
重庆主城现存最古老的木质庙宇建筑——东华观,历经1年多时间的修复,其主体建筑的修复工程已进入验收阶段,年内有望与市民见面。此次修复也是采用古法修复的原则,修旧如旧,主体建筑几乎不用水泥和铁钉。
东华观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位于渝中区凯旋路73号。据史料记载,东华观藏经楼又名玉泉殿、皇经楼,是元朝忽必烈至元年间兴建的东华观的一部分。当时的东华观背靠现在的新华路,下临长江江岸。共有殿宇三重,内设九个殿堂和藏经楼,极盛时期的东华观规模宏大、巍峨壮观,来此进香挂单的道士及居士多达千余人,成为当时重庆地区建筑最早的全真龙门派著名的道观。
“东华观藏经楼体量虽小,却是重庆地区典型庙宇建筑的代表之作。”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委会秘书长吴涛介绍,这栋小楼能保存至今也着实不容易——1926年,东华观遭遇大火,整个道观烧掉了三分之二;1939年,日军飞机大轰炸将东华观大部分摧毁。
大火和炸弹让原本鼎盛的东华观只剩下藏经楼和灵官殿。1942年,国民政府对满目疮痍的重庆城进行重建,东华观又被连接上下半城的公路所贯通,藏经楼留在了公路上方,灵官殿在公路下方。
对于东华观藏经楼的修复工作,渝中区文管所所长徐晓渝说“文物专家们采用修旧如旧的方法”——对其木架构整体进行落架,去除临时支撑的构件,补配缺失的木质构件,更换了腐朽严重的木构件,再按原样整体归正梁架。
专家们还对建筑外墙面附着的苔藓、藤蔓植物以及屋顶的瓦片也按原貌修缮,以还东华观藏经楼原本的风貌。负责现场施工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因为东华观藏经楼原本是榫卯结构,因此在整个修复工作中,也遵循这一建筑风格,修复全程未使用一颗铁钉。
据悉,修复完成后的东华观藏经楼有望于年内免费面向市民开放。
推荐建筑考试培训课程
- [02-22] 2025年施工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质量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资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材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劳务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机械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标准员考试报名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大纲
- [02-22]安全员考试大纲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10-29]2024年安全员(安管人员)证书延续继续教育的通知
- [02-27]2024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共七期)
- [11-24]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安全员考试暂停的通知
- [10-12]2022年度安全员(安全三类人员)证书延期复核的通知
- [09-27]2022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调整通知
- [08-31]2022年度北京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疫情防控通知
- [07-01]北京住建委:恢复安全员等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