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内厝澳建筑“相处”更融洽

更新于:2022/02/08647人浏览来源:厦门日报 收藏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位于鼓浪屿西侧的鸡山路,恰是这样一个地方,也因此,这里被列为申遗考察线路之一。

  全面提升鸡山路片区景观风貌

  昨日,鼓浪屿管委会组织省、市文物部门专家,评审并原则通过申遗考察线路鸡山路片区整治规划方案。据了解,这是鼓浪屿通过的首个申遗考察线路整治规划方案,方案按照申遗要求制定,在全面提升鸡山路片区景观风貌的同时,也将充分挖掘沿线文化内涵。

  南起日光岩,北至种德宫,作为申遗线路之一的鸡山路片区,是一条不折不扣的“精品线路”,沿途拥有黄家花园、西林-瞰青别墅、基督教会墓地、姑娘楼、安献楼等15处申遗核心要素,另外还包括有75栋风貌建筑、77棵古树名木以及诸多“望海平台”,中西生活及宗教文化在这里共存,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在这里相融。

  方案运用前期分析比较成果,从规划引导的角度提出整体的平面、立面和路网、给排水、环境景观绿化处理等整治要求。

  打造内厝澳复合聚落

  内厝澳居民区是方案关注的一大重点。内厝澳的精髓在于不同年代产生了不同功能类型的建筑,这种新旧交替正是历史变迁见证的一部分。方案提出尊重历史,提取精华,打造内厝澳复合聚落;强化种德宫、原住民建筑与西式建筑的相互融合,努力做到不同建筑之间风格、体量、色彩的合理搭配与协调补充。

  鸡母山也是方案关注的重点之一。方案提出加强对鸡母山景区的打造,在建筑整治、树种更新、拓展视廊、特色塑造上多下功夫。

  进而,方案还由点带面,提出合理使用增、减法,考虑整体线路的区域特色和“申遗”要素的吻合。

  鼓浪屿管委会副主任叶细致透露,申遗整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综合环境整治,二是53个遗产核心要素的修缮整治。申遗考察线路整治正是综合环境整治中的重要一环,2012年鼓浪屿进入申遗预备名单之后,考察线路与遗产要素的设计就已委托资质单位进行,其他方案也将相继出炉。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