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新规:控制不住违法建筑 相关领导全部下课

更新于:2022/02/081106人浏览来源:南方都市报 收藏

根据广州市的要求,辖内违建月内新增超3万平米,区委书记要引咎辞职。违法建筑重灾区的白云区近日也印发“控违”工作方案:下属街镇违法建筑超过一定规模,街镇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城管执法部门的领导全都得下课。

将对全区街镇违建情况打分

为了严控违法建筑,白云区出台《白云区严查严控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并要求各街镇与区委、区政府签订严查严控违法建设目标责任状。同时,对各街镇新增违法建设数量及清拆整改情况进行综合打分排名,并上报区拆违指挥部。由区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规定,对综合打分排名位列全区倒数第一的街镇一级领导干部追究责任。

根据方案,在查控违建中,街镇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街镇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街镇城管科(规建办)、城管执法队为直接责任人。如果是一个月内新增违法建设总建筑面积街超过2000平方米、镇超过3000平方米以上的,直接责任人责令免职,主要责任人责令辞职,第一责任人引咎辞职。此外,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违建数据库年底前建成

《工作方案》要求,白云区将建立全区违法建设查控信息管理平台(即数据库),摸清违建存量,建立台账。数据库将实现直报查控功能,实现区、街镇两级违法建设数据直报、查控、查询、统计和信息发布等功能。各街镇城管执法队员巡查发现违法建设后,利用手持移动终端实时上传建筑物的影音资料、地理位置、工程状况,24小时内需将具体查控情况录入查违平台。

根据要求,白云区违建数据库将于今年12月31日前建成,以通过数字管控,实现阳光执法。届时,可实现对网格化分布及执法队员巡查情况的电子监管,对违法建设查处进展情况及查处过程的智能监察,以及对备案审批的建设项目实行二维码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密切审批与监管的对接。

无相关手续的违建30日内拆除

《工作方案》明确,今年12月31日前,各街镇要对新增违法建设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拆除,实现“新的不增、旧的不长”。同时,加大巡查监控力度,组织专业拆违队伍,对新增违法建设落实“冒头就打、发现即拆”,发现一宗、拆除一宗。

白云区将对无法提供相关手续资料即进行建设的建筑,一律要求停工并在30日内拆除完毕;对手续资料齐备,但超出审批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设高度进行建设的,一律停工并在30日内拆除整改到位。其间各街镇必须每周检查上报控停情况、禁止继续抢建,严禁投入使用。每月30日前,各街镇将该月违法建设新增情况及清拆整改落实情况,加盖街镇公章后报送区拆违指挥部汇总上报市城管办。

市民微信举报需3日内完成核查

据介绍,白云区将通过开放微信公众号,实现公众通过手机拍照、视频等方式进行投诉举报,拓宽违法建设查处监督途径。对于投诉举报案件,各街镇城管执法队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并录入平台。

《工作方案》还要求,各街镇要组织辖区内的全面复查,确保台账内违法建设清拆整改到位,确保辖区内无新增在建违法建设。区拆违指挥部将强化“飞行检查”(随机抽查),发现谎报、瞒报、少报、迟报的情况,将在全区予以通报,并限期拆除,力争实现全方位、全覆盖彻底查控违法建设的工作目标,确保白云区严查严控专项整治任务顺利完成。

观察白云区如何成为违建重灾区

4天前的6月8日,广州市政府传达了《广州市严查严控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化了区委书记属地责任,其规定辖区月内新增违建3万平米,区委书记要引咎辞职。

面积大、城乡接合部最多的白云区,是违法建筑的重灾区。虽目前无法统计白云区到底有多少违法建筑,但去年城管部门清拆的违法建筑就多达1601宗,清拆面积达90.3万平方米。今后能不能控得住违法建筑,直接关系到白云区委书记的乌纱帽。

查控违法建设是白云区的一个“疑难杂症”。根据媒体梳理,2009年到2013年,共有5个区的8名城管中队长落马,其中白云区有三个,分别为白云区分局太和镇原中队长王宝林、白云区分局嘉禾街原中队长伍金友、白云区分局永平街中队原队长罗慕森。

王宝林在受审时表示,这些受贿都是中间人介绍的,“中间人都在当地有权有势,我不敢得罪他们。”他将城管中队比喻成一座庙,“庙里有很多菩萨,我肯定不是最大的菩萨,也不是最小的小鬼。他们到庙里来上香,肯定不是只给我一个人上”。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