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湖南副省长蒋涤非在长沙调研绿色建造及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他强调,湖南要紧紧围绕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力争在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中展现新作为。蒋涤非在长沙中雅培粹新校区,详细了解绿色智能建造的典型案例;在湖南创意设计总部大厦,听取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综合应用发展情况;在湖南东方红长沙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参观建筑工业化生产线及产品展示区;在龙王岭村安置小区,与农户深入交流使用装配式农房的体验。

近日,北京西城区广外街道三统碑综合大厦项目施工工地上空出现了一个巨型银色“大气球”,总覆盖面积可达4240平方米。这个巨型“大气球”是施工工地安装的大跨度、智能化、创新性的“基坑气膜”,通过气膜内外压力差形成球形建筑,隔绝施工噪音、降低粉尘外溢,同时提高冬季施工环境温度。

建筑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未来装配式建筑如何发展?11月15日下午,作为第三届川渝住博会系列活动之一的川渝建筑行业高质量创新发展合作交流论坛暨智能建造现场观摩会在成都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重庆已累计培育国家级装配式产业基地6个,实施装配式建筑近5000万平米,已累计打造智能建造试点区县4个。截至目前,重庆已累计培育国家级装配式产业基地6个、市级产业基地30个,实施装配式建筑近5000万平米,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已超过30%,累计打造智能建造试点区县4个、示范企业6家、试点项目23个,建成全国首个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微瓴智能建造平台,培育30余项智能建造产品,发展数字化建造试点项目150余个。

在中国的20年间,建筑师伍奔腾(Benjamin Travis Wood)曾经帮助打造了十多个将历史建筑风格与现代商务相融合的商业项目,最知名的莫过于上海热闹非凡的新天地商业区。如今,伍奔腾希望更多的建筑设计同行放弃充斥于现代建筑的玻璃与钢铁,转而采用更加传统的材料和设计。伍奔腾在11月2日于上海举行的《财富》ESG峰会上表示:“不管是天然的石材、木料……,当前这个世界上我们可以使用的最可持续资源都有哪些?”这些材料“被忽视了,因为当前在座的各位高楼大厦的设计师奉行的都是“五十度灰”。”

11月14日,在临空区·还地桥镇黄岗村的国家级新农房试点项目建设现场,混凝土源源不断地从一台3D打印机器的喷嘴里挤出来,通过凝固层层叠加,房子的雏形逐渐清晰可见……这是湖北省首个采用3D打印混凝土建造技术、实施管理用房打印作业的工程,也是我市在科技创新和新农房试点项目建设方面的突破。“3D打印原先一般用于零星小型部品部件,本项目选用的是中建三局云家科技公司的先进产品技术,采用的是当前世界比较领先的原位打印技术,打印出的房子不仅绿色环保、美观大方,而且本身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市新型农房建设黄岗村示范点EPC项目经理袁虎介绍

近日,中冶天工承建的天津茱莉亚学院项目《大跨度大悬挑构造复杂钢结构施工技术研究》成果荣获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第三届安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冶天工承建的天津茱莉亚学院项目位于滨海新区核心区,美丽的海河之畔,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6层,建筑高度38米。工程主体结构形式为大悬挑、大跨度钢结构,用钢量约1.25万吨。

未来谁会成为第一批“火星建筑师”?如果是机器人,那么这样的机器人应该具备哪些本领呢?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已经创造出了很多“摩天级”的建筑物,如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加拿大多伦多的集餐饮、观光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电视塔就高达553.34米。不过,如此高大的建筑物一旦与动物王国的顶级建筑大师白蚁相比,就有些逊色了:白蚁建造的高塔最高可达10余米,对身长只有1厘米左右的白蚁来说,这就相当于人类盖出了1400米高的高塔了。

近日,北京三统碑综合大厦项目施工工地上空出现巨型银色“热气球”,这是北京首例在施工工地安装总覆盖面积达4240平方米的大跨度、智能化、创新性“基坑气膜”,成为了探索工地扬尘、噪音治理的新举措。据介绍,“基坑气膜”建筑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兼具防尘性、降噪性、节能性、防火性、智能性的绿色施工新工艺。西城区住建委坚持首善标准、问题导向、机制创新,推动“人防+技防”同步发力,科技手段与日常监管同频共振,大力推进施工扬尘管控标杆工地建设,全面推动绿色施工西城标准落地见效,切实形成扬尘治理长效机制。

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筑业也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问题,面临着提质增效、节能降耗等重要任务。新形势下,建筑业如何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实现转型升级?记者进行了采访。近年来,建筑业加快与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新设备相继涌现:中国建筑研发的X—MEN机器人,可给建筑做“B超”,将模型、图纸原位置投影到工地,辅助检查施工质量、校准机电管线位置;云端建造工厂,集成起重机、料场、智能机器人等,实现核心筒最快4天一层的施工进度。

绿色建筑会给行业带来哪些变革?装配式建筑对于节能增效有什么作用?11月10日,“节能降碳 你我同行”大亚湾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宣传交流会在大亚湾德洲朗诗麓园举行,该活动由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城乡建设和综合执法局主办,惠州日报社承办,惠州市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协会指导。建筑业专家学者与从业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发展装配式、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增效计划,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加快形成行业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助力全市建筑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激发创新活力 提升发展质量”。作为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类展会,11月15日,第25届高交会在深圳开幕。 中建深装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建筑装饰央企排头兵,在数字化建造体系和降碳减碳等方面积蓄了一定技术实力,形成了以国家级实验室、院士工作室、CNAS国际认证实验室为主的“1+1+1+N”的创新矩阵。在本次高交会上,为大家展示了专为装饰行业打造的一整套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该方案主要由数字管理平台、数字检测平台、数字建造平台、数字运维平台等4个平台组成,助力装饰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近日,烟台市试点生成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电子证照,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完成赋码,成为全国首张起重机械使用登记电子证照。 今年以来,烟台市积极对上争取,成功入选山东省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证书电子证照试点城市。自2021年获批国家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以来,烟台市在省内率先完成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建设,涵盖工程质量监管、安全文明施工监督、建筑扬尘治理、起重机械设备管理等8大功能模块,目前,全市所有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全部接入智慧工地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