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文件精神,积极响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人才培育,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理论与技能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决定开展装配式工程师(装配、设计、生产)专业技能人才培训,标志着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师专业技能等级考试制度的建立。对于经培训考核合格者,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颁发装配式工程师(装配、设计、生产)专业技能证书。

12月1日,广东民办高校科协联盟绿色建筑学科与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成立,15所民办高校和12家大型企业成为首批联盟成员单位。

装配式建筑是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的新型建筑产业,也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甘肃安居建设集团作为甘肃省建筑业科技创新方面的领军企业,近日被住建部授予“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殊荣。11月29日下午,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刘宁及原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阮文易、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陈怀录等领导专家一行共同为住建部授予安居集团的“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揭牌。

陆建新,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38年来,他先后辗转于国内外8个城市,是北上广深7座时年地标建筑的建造者,参与了46项工程施工,参建工程总高度达3600米,不断刷新中国建筑的“高度”,被誉为“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

据了解,今年4月湖北省在全国3个试点省份中率先出台了《住宅工程质量信息公示试点工作方案》。方案确定武汉、襄阳、宜昌、黄石、仙桃5市先行试点,按一定比例选取在建住宅项目进行工程质量信息公示试点。

“红黑帮”发布一段时间以来,已触及企业痛处,特别是让上了“黑榜”的企业感受到很大压力。实际上,凡是有利于扬尘治理的举措都值得尝试和推广。这次“红黑榜”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与评价,这种面向社会曝光、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的方式,开启了扬尘治理新模式,树立工地文明“风向标”,这不仅是一项工作举措,更是引导企业把文明施工作为行动自觉。

根据《天津市装配式建筑“十三五”发展规划》,到今年年底,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位于北辰区大张庄示范镇的还迁房项目,每一栋楼房的装配率都达到了30%,相较于传统工艺,装配式建筑更加绿色环保,同时还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能够让老百姓早日入住。

11月30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下发《关于印发<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联合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北京将大力推行联合验收制度,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该机制重点针对,联合验收专项督查发现的改革推进力度不强、 验收事项深度融合不够、验收效率和服务水平不高等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近日,记者从(黑龙江)省住建厅获悉,为增强建筑设计文化品质,促进城市与建筑风格可持续发展,形成城市特色风貌,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省住建厅发布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

11月30日电 当前,建筑工业化正不断发展,从工厂到工地,提高建造智能化水平,正越来越受到行业关注。如今,随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机器人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或将推动智能建造进一步落地。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通州区了解到,城市副中心多项交通基础设施有了新进展。东夏园综合交通枢纽正式动工,建成后将成为城市副中心对外交通与内部交通的核心衔接点。此外,通马路(京哈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道路工程项目也已获批。

位于南六环的北京建工新材大兴厂区,前身是1958年投产的北京第一建筑构件厂,曾是亚洲最大的构件厂。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生产方式面临转型升级。借助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老构件厂正变身智慧化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基地,服务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等地的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