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越来越绿,这不仅是夏天的福祉,也是技术的功劳。据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等部门近日透露,截至2019年底,上海绿色建筑总面积已达6538万平方米。而在2018年,这一数字为5000万平方米左右。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青岛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02亿元,同比增长5%,增幅比全省高约5.1个百分点;建筑业实现税收48.63亿元,同比增长1.5%;全市建筑业发票开票额同比增长15.9%,比全市全行业增幅高12.1个百分点。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期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2020年7月29日,陕西建工第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的渭南市16条110KV出线落地改造工程施工中,发生一起降水作业区坑壁坍塌致2人死亡,3人受伤安全生产事故。

由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佛山市装配式建筑协会、佛山日报社承办的“绿色·健康装配·未来,开启健康人生”佛山市建筑领域节能宣传月活动顺利举行,近百位市民跟随绿色建筑工程师们走进我市绿色建筑代表项目,探访新型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触摸建筑行业前沿技术应用,了解佛山绿色建筑背后的奥秘。

近日,从保定市住建局获悉,该市累计绿色建筑竣工面积1200余万平方米,电谷国际商务中心、长城家园住宅小区等23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今年到2025年,全市计划完成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示范25万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16万平方米,居住建筑9万平方米

8月8日,在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20届年会上,全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精瑞人居发展基金会主席聂梅生发表了主题演讲。她认为,绿色发展战略与数字经济是高质量增长马车的两轮,所以把演讲题目命名为《绿色建筑的发展与破局》。

《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规定》近日在首都之窗网站上公布,新规明确,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将分别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200元以下罚款。新规将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从非洲最高的建筑竣工到欧洲第一家水下餐厅的开业,过去一年的建筑行业充满了里程碑式的变化。不过,我们也同样经历了巴黎圣母院被焚毁,以及失去了像贝聿铭和César Pelli这样的行业巨头。从博物馆到摩天大楼,这些世界各地备受期待的建筑物,都将预计于2020年开业或竣工。

历经10年攻关,中国建筑技术中心于近日建成世界唯一的“中建万吨级多功能实验系统”,设备总重量约6900吨,垂向加载能力高达10800吨,超越当前国内4000吨、国外6000吨的同类实验设备,并可实现六自由度加载。

上半年建筑央企新签合同额在万亿左右。本报记者梳理发现,8大建筑央企上半年新签合同额均实现了同比正增长,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中冶同比增长均大于20%,尤其是中国电建、中国交建占全年计划的50%以上,如中国电建占比达60.79%。

建筑运行能耗是否“健康”?上海将对建筑能源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全方位的“体检”,并出具“体检报告”。今天,记者从上海市住建委获悉,上海还将根据“体检”结果发放一个“健康码”,分别实行红色、黄色或绿色能耗标记,并向社会公布。

(8月7日)公布的《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相关内容予以明确,并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个人如果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将处200元以下罚款。居民小区应按照随产随清的原则及时清运建筑垃圾,或设置建筑垃圾临时贮存点,并做到每5日内至少清运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