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河北省文安经济开发区现代家居制造产业园,泰华远大装配式建筑(廊坊)有限公司装配式建筑生产项目在加紧施工。该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建设10条PC生产线和1条钢筋加工生产线,目前,86621.2平方米钢结构厂房主体已完工。项目达产后,年产能200万㎡装配式建材,年销售收入将达14.2亿元,税金1.2亿元,可吸纳647人就业。

4日,由哈尔滨市人社局和市住建局联合举办的装配式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能系列培训在哈启动。培训课程采取线上理论教学和线下实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针对企业所提出的模型软件课程特定需求,培训主体开设专班着重在提升学员的软件操作能力方面进行培训。

历经数年开发建设,12月3日,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绿地控股,600606.SH)向媒体披露,其在韩国投资打造的“济州岛第一高楼”梦想大厦项目于11月5日正式竣工并交付。凭借这个项目的交付,绿地控股在2020年底从韩国市场回笼资金约41亿元。

南宁市注册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晋升为施工总承包特级奖励50万元;建筑产业工人符合规定的,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昨日,记者从南宁市政府了解到,《南宁市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近日印发实施,提出了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强人才培育等24条具体举措,进一步扶持本地建筑企业做大做强,引进外地强优企业落户南宁,促进南宁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昨日(12月3日),广州设计周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和广州国际采购中心同时拉开帷幕。此次展览面积15万平方米,有20多个国家的近1000家设计、艺术、创意、家居、智能、高级定制、设计用材等品牌机构和城市团体参展,展出上万件展现 “新生活、新商业、新场景、新国潮”的设计产品和作品,同期举办150多场与设计相关的活动。

安徽绿色建筑质量验收将有统一标准,针对居民普遍关注的室内人居环境,将倡导房屋使用不含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的建材;人群密集区域设置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二氧化碳超标时可报警。近日,省住建厅组织编制的全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已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布。

笔者从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12月1日起,全省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将全面实行施工许可电子证照。截至11月底,全省已累计签发施工许可电子证照超1.6万个。施工许可证是广东50种常用证照之一。全省实行电子证照后,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加快电子证照数据与省政务服务网、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实体大厅综合受理系统的对接应用,推动电子证照融入业务受理审批环节,实现发证、用证一体化,让群众、企业办事实现“少跑、少填、少报、快批”。

从哈尔滨市阿城区获悉,省百大项目——黑龙江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园区5户入园企业今年4月初复工复产以来,虽受疫情影响,截至10月末完成产值4.1亿元,形成税收5000万元。黑龙江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园区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新利街道新华新区,占地面积126万平方米。项目总体分三期建设,产业园区一期于2018年末至2019年6月陆续实现投产。

水利部发布2020年第23号公告,批准发布《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等7项水利行业标准,7项标准将于2021年2月28日起实施。《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水利水电工程压力钢管设计规范》《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

据住建部网站消息,住建部日前印发《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精简企业资质类别,归并等级设置,简化资质标准,优化审批方式,进一步放宽建筑市场准入限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不合理束缚,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就业创业,加快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文件精神,积极响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人才培育,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理论与技能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决定开展装配式工程师(装配、设计、生产)专业技能人才培训,标志着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师专业技能等级考试制度的建立。对于经培训考核合格者,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颁发装配式工程师(装配、设计、生产)专业技能证书。

12月1日,广东民办高校科协联盟绿色建筑学科与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成立,15所民办高校和12家大型企业成为首批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