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是1993年由中日建筑结构领域的专家学者提议以促进双方技术交流增进友谊为宗旨而创建的,至今已二十余年,曾分别在北京、上海、深圳、大连、西安、杭州、重庆、成都、广州、东京、南京召开了十八次交流大会与专题研讨会。

昨天从市建委获悉,2015年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正式启动。今年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计划571片小区,共计1436.62万平方米,约24万户居民。按照计划,9月底基本完成改造工作的工期要求。目前,各区县已进入前期程序组织阶段,改造工作正式启动。

山东省近日印发了《关于严禁在历史建筑、公园等公共资源中设立私人会所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禁止在公园内设立为少数人服务的会所、高档餐馆、休闲、健身、茶楼等设施,禁止利用“园中园”等变相经营。

3月6日上午,“天子庄园”社区里,高达41米的福禄寿三星正冲着人们微笑。不过,本来应当是供奉在神龛里的尺度,骤然放大到如此地步,着实令人惊悚骇然。三位“巨星”,原来是“天子大酒店”的主体建筑——这其实是一栋楼房。

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中国的城市建设经历了一个突飞猛进粗放式的发展阶段,成就与问题并存。当以往那种建立在追逐GDP基础上的城市建设量已经超出或者不适应城市生活需求的时候,城市建设的泡沫现象不容忽视。

日前,一篇名为“17个中国式奇葩建筑,没有最雷只有更雷”的帖子广为传播,沈阳“方圆大厦”、抚顺“生命之环”、河北“三座佛”、苏州“秋裤楼”等雷人建筑榜上有名,被网民疯狂吐槽。

明天是3月11日,是日本3·11大地震海啸四周年,那场大地震造成无法估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过去四年间,日本政府在复兴受灾地区同时,也在不断增强城市应对特大地震和海啸的能力,其中就包括修改房屋抗震法律。

把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理念贯穿建筑设计、建造到使用、维护的各个环节和全寿命周期,是建设绿色中国、美丽中国的关键之举。

才当了一个月文物,上千平方米古宅即被拆成废墟,“短命文物”福州古建筑“陈祺厝”被拆的消息近日引起公众关注。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张凤阳委员呼吁,因决策失误造成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重大损失的,应追究相关领导法律责任,纪检部门更应介入严查决策背后的贪腐行为。

埃及文物部门这些年有些郁闷,本属于他们的文化遗产——狮身人面像一再被我们克隆与山寨。去年,河北石家庄刚复制完,今年安徽滁州又如法炮制。究其原因,又是同样的说辞——为了建设影视基地。话说回来,就算影视行业大发展大繁荣,能否消费得了如此多的影视基地?

除了明城墙外,南京最重要的明朝历史遗存就是明故宫了。日前,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发文,同意对明故宫遗址核心区进行环境整治,并展示、标识重点遗迹。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该工程涉及中山东路、御道街、午门广场、“三大殿”、“两宫”等多处路段、地块。专家认为,现有的明故宫公园不足以展示历史信息,该工程应充分体现近年考古发掘成果,让南京人和各地游客,重新认识这座消失的“紫禁城”。

国内一项调查显示,八成中国调查者认为“幸福和房子有关系”,但另一组数据又显示,直接影响百姓幸福指数的城市住房寿命一般为30年。驻宁全国政协委员孙贵宝今年关注的问题即与城市住房寿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