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住建厅近日发布的《2015年全省建筑市场监管及行业发展工作要点》中,进一步强调了对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监管,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形成恶劣影响的企业将被记入黑名单,清出建筑市场。《要点》提出,要加强建筑市场动态监管,严格施工许可管理,确保违法开工项目明显减少。

日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在北京召开了“建筑保温材料及制品防火性能认证”首批获证产品颁证会,无锡兴达、欧文斯科宁、河北华美、烟台万华、上海华峰普恩等14家保温材料生产企业的防火保温材料产品获得认证。

近年来,随着国家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智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如今,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又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3月19日下午,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在合肥召开发布会,宣布2015年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办首届中国国际智能建筑展览会。

业主购买的房屋如出现质量问题,维权对象将更加明确。昨天,记者从市住建委获悉,为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在房屋建筑开工前,建设、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监理单位的法人代表和建材供应商企业法人代表,须签署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

近日有兰州市民打进本报热线反映,在城关区定西南路西口位置,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横跨马路、类似牌坊的建筑,像一块“伤疤”一样严重破坏了街道的美观,甚至对主干道部分大型车辆的通行造成了影响。

建设生态文明,建筑业首当其冲,责任最为重大。据统计,在全社会能耗中,建筑能耗占到近一半,为46.7%,远超其他行业。当下我国建筑业在建造理念上,有的背离建筑产品“用、固、美”的本质属性,盲目比 “高”、比“阔”、比“大”, 以致“千城一面”“千楼一貌”。

春节过去半个月,多个行业拉开招聘大幕。成都晚报记者调查多家知名招聘网站和人才交流市场发现,元宵节后,今年首个求职跳槽旺季已经到来,预计将持续至4月初。

又到一年一度的“两会”节点。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今年的“两会”上,来自行业及相关产业的代表委员们将继续为建筑业“代言”,他们带来的议案、提案也将成为这一年度行业中的重要话题。

3月13日,记者从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我省首家省级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青海省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定和备案,标志着该院可视同为国家级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不仅可承担本省建筑工程、二星级以下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的能效测评,而且也可承担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县项目现场检测工作。

记者17日从河北省住建厅获悉,为解决绿色建筑技术选择应用不合理问题,防止走入高、新、尖技术堆砌的误区,河北省印发《河北省不同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分类适用目录》。

昨日本报A4版报道了晋安一密林疑现宋代塔身建筑构件一事,引发关注。昨日下午,晋安区文体局派了5名人员前往鼓山埠兴村的山间收集“塔身建筑构件”。就在搬运人员准备转运时,几名晋安区埠兴村的村民,闻风赶上山,阻拦搬运“塔身建筑构件”。

据媒体报道,近日清远市政府印发了《清远市加强历史建筑保护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的通知,指出全面开展历史建筑普查,加快建立历史建筑名录。这虽然只是个地方政府文件,但是对于当地保护历史建筑“三步走”有着提纲契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