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这几天,辽宁绥中县锥子山长城在修缮过程中被水泥“抹平”的事儿成了热点。历史文物保护不当,致使文物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坏,是不是要负法律责任呢?昨日上午,《信阳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下简称《条例》)提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查批准,明确规定对历史建筑物进行外部修缮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一些房地产项目开发完毕,临时修建的售楼部迟迟未拆;一些工棚,建设项目已经完工却还有人长期居住。为了规范临时建筑的管理,9月26日提请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的《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修订草案)》,对临时建筑的使用和期限作出了相关规定。

出入口有保安站岗、进出宿舍必须刷门禁、物业中心内能看电影、上网、理发或代收快递……这样的情景不是发生在某小区,而是天天在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湖北省科技馆新馆项目内上演。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应来 通讯员/张奕司)26日,广东“工人在线”第三十五场在线交流活动将走进中建四局黄沙南站及公建配套工程项目部施工现场,走近建筑工人,围绕建筑行业工人的权益等内容与网友进行交流。

【深圳商报讯】(记者 王海荣)“人类面临各种地球难题时,不必太悲观,因为不断有创新后援。”9月22日,参加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暨中国国际科教影视制作人年会的著名国际地质科学家爱德华·莫雷在参加科技科普专题讲座时,谈起了地球科学研究与大众传播中的技术应用与创新。

本报讯(记者 张荣妹)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导致产生许多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如何处理也成了一个社会问题。9月23日上午,由山西柯立沃特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交集团第一公路工程局主办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现场推动会在省城南十方街狄村拆迁现场举行,太原市住建委、太原市环卫局、太原市环保局等单位负责人出席活动,并实地调研了狄村南十方街片区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移动处理现场以及摄乐街再生资源实验区。

本报讯(记者孟苗)9月23日,省文物局公布《山西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暂行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为适应“一五”期间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沈阳市1952年开始编制建国后第一轮总体规划《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1956年国家建委批准实施。

重庆商报讯 违法搭建,小心被无人机“盯”上。昨日,两江新区召开了违法建筑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动员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在此次两江新区集中开展的违法建筑整治行动中,不仅建立了47人的巡查信息员队伍“走街串巷”,还专程“请”来了无人机“盯梢”。

作为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我省徽派古建筑存量巨大,点多面广,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文物损毁流失严重。此前,省政协委员就曾呼吁:别让徽派古建筑在时光中“凋零”。昨天,记者从省法制办了解到,我省将对历史文化建筑进行立法保护,《安徽省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正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本报讯(记者文锦)昨天,西安市建委发布《西安市建筑行业传承和培育工匠精神实施意见》,“十三五”期间,每年择优命名百名“长安建筑大工匠”。

央广网重庆9月22日消息(记者陈鹏 实习记者陈子亮)9月22日,重庆市两江新区管委会表示,违法建筑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已正式启动,将持续到12月20日。此次行动,即便是利用周边高楼做“掩护”违法加建,将终究难逃无人机的“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