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2年,全省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要达到70%。”这是海南省绿色建筑明年的规划目标。70%,具体、高企的数字,向人们传递出很鲜明的导向,既反映了一种趋势,发展装配式建筑已成潮流、势不可挡,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态度,表明了海南发展绿色建筑以及守护优良生态的决心。由传统“砌房子”到如今“搭房子”,或许不少人还不习惯,但改变正在发生,潮流已经来袭。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18日发布消息称,住建部试点项目——深圳市建筑工程人工智能审图系统正式上线,这标志着今后深圳市所有房屋建设类施工图纸,都将通过AI进行审图抽查,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施工图质量监管的城市。

2020年1—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41443亿元,比上年增长7.0%,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104446亿元,增长7.6%,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6.3个百分点

记者从海南省住建厅获悉,海南推行建筑工人实名制信息化管理工作,以防止欠薪等事件发生,维护建筑工人和建筑企业合法权益。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31日,实名制监管系统累计已纳入项目数3851个,共采集34.45万名工人信息,累计有29.02万人次开展了用工考勤。

前日,广州变电站景观及功能设计国际竞赛正式启动,面向全球征集方案,这在国内尚属首次。目前,竞赛已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孟建民、崔愷,曾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国际建筑设计大师矶崎新及其团队等国际大师。这些建筑设计界“顶流”将为广州设计变电站,力图把引起“邻避问题”的基础设施变成受市民欢迎的身边景观。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 《关于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十四五”期间各设区的市建筑垃圾管理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建筑垃圾减量排放、规范清运、有效利用和安全处置。淮北市、蚌埠市、淮南市持续巩固提高全国建筑垃圾治理试点成效,建立完善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1月14日,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签发全省承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权限下放试点的第一张资质电子证书。2020年12月,广东获批全国第一批企业资质审批权限下放试点省,承接原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批的除最高等级资质(综合资质、特级资质)和需跨部门审批的资质外的其他资质审批权限(包括重组、合并、分立)。

1月14日,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披露,住建部办公厅近日正式印发《关于开展绿色建造试点工作的函》,决定在湖南省、广东省深圳市、江苏省常州市开展绿色建造试点,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城乡建设绿色发展。

今年4月1日起,北京市《公共建筑机动车停车配建指标》(以下简称《标准》)将正式实施。这项《标准》的实施对市民生活有何影响?1月14日,市规划院对《标准》进行了解读。记者获悉,《标准》的发布一方面能够以目标为导向整体调控小客车出行强度,另一方面能够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缓解部分公共建筑停车的局部供需矛盾。其中,对于医院这类有刚性停车需求的公共建筑,采取只设下限配建指标的措施;对于行政办公、商业类的一般公共建筑,则采取较低指标。

记者昨天获悉,北京市住建委已制定《北京市租赁住房建设导则(试行)》(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导则提出,宿舍型租赁住房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小于4平方米,且应设置管理室、会客厅和智能快件箱。导则同时倡导应用智能化技术,但要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特点,推广使用智能化适老产品。

昨日,在房屋建筑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座谈会上,青岛住建局建筑市场监管处副处长王鹏介绍,当下,青岛正在开展房屋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四项制度”专项整治行动,推进春节前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全面防范化解农民工工资拖欠风险。

四层及四层以上新建住宅建筑,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9米的新建住宅建筑,必须设置电梯。近日,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实施的《山东省健康住宅开发建设技术导则》做出上述表述。这一导则同时要求,设置电梯的居住单元应至少设有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