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依靠绿色循环体系,将建筑垃圾分类处置、再生利用,2020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率达85%以上,再生产品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为建筑垃圾的处理提供了有益探索。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近年来,北京市下大力气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和循环利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规定将弃土以工程回填、矿坑修复、土地平整、绿化覆盖等方式实施利用,弃料及其他废弃物通过再加工形成再生产品,同时大力化解再生产品推广使用难题,打通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的“最后一公里”。

近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对外发布了《中国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报告(2020年度)》(以下简称《报告》)和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核算方法。据了解,这是建材行业首次发布碳排放相关报告,也标志着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新闻发言人制度正式启动。

为进一步加大力度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全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日前辽宁省住建厅出台方案,决定从3月中旬起至12月底,在全省开展建筑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进一步建立和维护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建筑市场秩序。

今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面推进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积极规范建筑工人实名制工作。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将建筑工人和项目管理人员均纳入实名制管理范畴,明确建设单位、建筑企业和监理单位实名制管理责任,规范施工现场考勤、人工费拨付和工资支付工作,定期通报各地实名制工作推进情况。

“零能耗”小屋展示成果应用在一座实体建筑上,昨天,中新天津生态城不动产登记中心零能耗改造项目正加快实施,已完成屋顶、车棚光伏组件安装。这是天津市首个规模化、实用化的零能耗智慧能源建筑工程,该项目将于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前建成投运,并作为智能大会展项对外公开展示。

日前,济南市出台意见,对于绿色建筑予以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可获得容积率奖励,办理预售许可、资金监管享受优惠,遇到重污染天气Ⅱ级及以下应急响应可不停工,采用再生资源取暖予以资金奖补。

近年来,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普及,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两化融合、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

中新网广州3月20日电 (记者 王坚)“建筑信息化行业日”倡议启动仪式20日在广州白云举行,主办方发出“336建筑信息化行业日”重要倡议,希望通过该行业日的共识,使高端技术通过不同层级界面与行业和普通民众融合,实现技术出圈。

十三五”时期,静海区住建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精准发力,在农村危房改造、市政工程建设、住房保障、“海绵城市”建设、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兴义市文化艺术旅游城自开工建设以来,施工方在确保安全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强化人力和物力保障,保质保量的推进工程进度。目前,项目配套建筑已经开始施工。

​3月20日,“北京印迹”平台第二届“名城保护·大家谈”活动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举办。活动上透露,本市将制定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将加快编制“两轴”沿线重点地区详细规划,出台街区更新实施意见,推动一批文物腾退,持续推进三山五园地区疏解整治提升工作等。

“相比普通建筑,经法国绿色建筑标准HQE认证的项目,对建筑在环保、节能、舒适度等方面的要求非常严苛。”连日来,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融创太空主题生态休闲旅游项目,进行了法国HQE审计员长达18小时的中期HQE认证评审答辩。这意味着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以下简称中法城)可持续发展理念从总规层面正式走向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