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新增的绿色建筑面积最多可达6亿平方米,需要为此投入的资金更是达到数十万亿元。作为能源消耗、碳排放的三大来源之一,房地产、建筑行业绿色发展的需要,也为金融也带来了巨大市场。

随着人们对住宅舒适、健康等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建筑将进一步推广普及。记者2日从省住建厅获悉,《湖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日前获审议通过并正式对外公布,将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湖南将通过大力推行绿色建造方式,规范绿色建筑活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目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为全面了解河北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以下简称“安责险”)工作开展情况,切实发挥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管控和事故预防功能,有效防范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近日,河北省住建厅印发通知,对各市(含定州、辛集市)、雄安新区住建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以下简称“安责险”)工作情况进行调研。

昨日,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福建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将于明年元旦起施行。条例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绿色发展,对我省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与建设、运营与改造、技术与应用、引导与激励等方面作出了规定,以立法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对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7月29号,以“‘十四五’新征程 数字化赋能新发展”为主题的中国数字建筑峰会(2021)陕西专场在西安举办。本届峰会聚焦建筑行业产业链的数字化、智能化,以实践为纽带,汇聚专家学者共议新形势、新技术、新机遇下建筑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助力推动城市建筑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首个“新国标”绿色学校项目——龙岗区南湾实验小学项目通过了由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组织的“新国标”二星级绿色建筑评审。这标志着深圳市在建设领域先行示范,在打造高品质建筑、创造绿色宜居城市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7月29日,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副省长陈文浩出席并讲话。这次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普查,是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重要内容,也是住建系统首次开展全面基础数据调查,能够补齐基础数据短板,丰富地理空间数据资源,构建住建“一张图”,为改善人居环境、实施城市更新、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福建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草案修改稿)》提交二审。记者了解到,草案修改稿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的具体问题:建筑垃圾减量、生活污水处理、超限额用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配置、装配式建筑产品质量保障等发展绿色建筑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建设工地降尘是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实现扬尘治理目标,各工地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除了最为常见的覆盖密目网、购置雾炮机等举措外,部分工地还对裸土进行了绿化,在塔吊上安装了喷淋设施。如今,又有工地用上了升级版治尘神器。

从天津市建设部门获悉,为积极抵御台风“烟花”带来的强降水、雷暴、大风等自然灾害,本市建筑工地结合以往防台防汛经验,迅速采取措施,确保项目人员财产安全和施工正常运行。中铁十八局集团北京公司天津项目部启动预案,成立专门防台风应急领导小组,并成立由26人组成的专业应急抢险队伍,对工地围墙、基坑支护、用电线路、员工宿舍及工地广告牌、钢筋加工棚、拌合站、风机、围堰、塔吊、提升机等高空大型起重设备、高空搁置物、悬挂物进行安全检查和加固处理,仔细检查临电设施,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厦门已建成首个封闭式光伏建筑一体化混凝土搅拌站,粗略估计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4吨。该项目通过探索绿色低碳新发展模式,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厦门振银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率先在我市建设全新封闭式光伏建筑一体化混凝土搅拌站,大力推广工业光伏应用。

日前,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应急管理部公布《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共6章51条,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规定》对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安全职责、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宣传教育和灭火疏散预案、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了系统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