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是建筑行业信息化的未来,是我国建筑业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为进一步推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建筑信息化发展中的应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BIM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加快BIM技术的自主创新发展、工程实践,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正式启动2021年第四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

记者昨天从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日前,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启动了全市工程渣土专项执法整治,重点整治渣土运输车辆是否持证运输、进出工地和消纳场地是否冲洗清理、运输渣土是否密闭化、运输途中有无抛撒滴漏、排查渣土处置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源头工地和消纳场所是否设置清洗设备、出入口是否硬化路面等严重影响城市环境的违法行为。

全球知名建筑网站Ar chDai l y于近期公布了2021年度建筑大奖的名单,中国项目夺得5席,涵盖了文化建筑、服务建筑、住宅建筑、工业建筑、构筑物这5个类别。这是网站举办的第12届评选活动,由读者自主票选出年度最佳项目,共收到了超过20万张选票。中国项目能屡获优胜,证明了“中国风”在全球建筑圈占据了越发重要的话语权。

4月5日山西省住建厅消息,今年起,山西省将加快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步伐,对符合装配式建筑实施条件的项目及时跟踪服务指导,严格落实装配式建筑月报制度,强化动态管理。2020年,全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822.52万平方米,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8.7%。其中,太原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330.67万平方米,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25.48%,并印发通知明确了装配式建筑的实施范围、装配式建筑的评分标准,细化了参建各方的职责与要求,有力推动了太原市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发挥了重点推进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

为进一步推动南京市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管理和专项引导资金使用,现制定并印发《南京市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管理办法》,请遵照执行。

今年起,安徽省财政对在“新三板”挂牌的建筑业企业给予15万元奖励;引进更多央企到安徽设立总部或区域中心;严格限制向中小企业收取顾问费、管理费、咨询费……近日,安徽多部门联合推出十二条意见,聚焦当前影响全省建筑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3月31日,由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EPC模式承建的海口江东新区1.5级企业港项目(一期)宣告完工。作为江东新区起步区首个建成的项目,不仅解决了江东新区起步区新入驻企业对办公环境与配套设施的迫切需求,更是以开创“江东速度”的标杆姿态,吹响片区整体建设的号角。

3月31日,由西安市住建局、市发展和改革委等部门联合下发的《西安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工作方案》正式对外发布。方案明确,要加快推动我市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开创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发展工作新局面。

3月31日下午,湖南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会2021年度工作会议暨装配式装修分会成立大会在长沙举行。会议透露,湖南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5家,实现14个市州全覆盖。

“建筑碳排放是温室气体的主要碳排放源之一,我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筑领域的节能减碳是‘关键一环’。”近日,在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2021巡回路演启动仪式现场,参会嘉宾表示,我国建筑领域应加大可再生能源应用力度,通过提升节能标准来实现近零能耗、零能耗、净零能耗建筑目标,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记者从海口市市政管理局获悉,该局近日联合市交通港航局、市公安交警支队、市住建局、市应急管理局以及市园林环卫局发布《关于对渣土车、危货车、混凝土搅拌车等运输车辆进行常态化联合监管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明确,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将联合市交通、交警、住建、应急、园林环卫等部门及各区政府对渣土车、危货车、混凝土搅拌车等运输车辆进行联合监管。

全省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达到65%、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力争达到18%……近日,记者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今年,安徽省将全面推进绿色建筑,稳步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筑能效提升,推进建设科技创新,促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