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研发的绿色智慧建筑运行管控平台已应用于20余项工程,通过智能调控实现建筑节能,最高可降低能耗50%。

5月25日,2021年陕西省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闭门研讨会在西安顺利召开,会议由陕西省建筑业协会、陕西建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昨日,2021年北京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绿色建设、技术创新专题发布会举行。在发布会上,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低碳高质量规划建设,副中心管委会建管局、副中心工程办近日制定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工程绿色施工指导意见》,明确了工程各参建单位职责,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人力资源节约与职业健康安全、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了72项绿色施工措施。

5月25日,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联合主办的“四川建筑企业走进京津冀(雄安)展示推介会”在北京召开。本次推介会以“携手京津冀·唱响川建工”为主题,以搭建建筑企业与主管部门之间沟通交流平台,促进建筑企业之间交流合作为目的,旨在深化京津冀地区住建主管部门和建筑企业对四川建筑业的了解,聚焦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共同探讨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培养和劳务开发合作新模式。

记者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为推动“十四五”规划实施和“五子”落地,北京将于近期集中开工100项具有一定影响力、投资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市区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839亿元。

5月25日,《南京市规划资源局低多层居住建筑项目规划管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出台,南京明确严禁审批独栋、双拼和联排户型;严禁将低多层居住建筑户型潜伏设计或变相设计成“别墅”。规划的二类城镇住宅用地、商住混合用地和老年公寓用地的容积率应大于1.0,建筑高度不得低于12米。这意味着南京今后不再审批“别墅”项目。

国家统计局4月30日发布的《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从事建筑业情况有如下特点:从人员比例来看,2020年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占比为18.7%,相比2019年下降0.4%;从年龄结构来看,2020年农民工平均年龄为41.4岁,比上年提高0.6岁,且年龄提高情况已持续多年。

预制构件装配建筑技术和工厂化生产是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在欧美等国家这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PC构件的工厂化和自动化制造是预制构件装配建筑技术的核心内容,我国在这个领域长期依赖进口,成为预制构件装配建筑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5月22日,第十届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在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举办。大赛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建筑大学承办,来自建筑土木行业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和京内外17所高校的180余名师生参加了竞赛。

近日,山西省住建厅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新型建筑工业化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以工程全寿命期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生产施工为主要手段,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实现工程建设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业化。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高层建筑竣工数量持续下降,全球共有106座200米以上建筑竣工,与2019年的133座相比下降了20%。从区域分布上看,2020年全球200米以上高楼竣工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中国竣工数量位居全球第一。

新一批推动北京“十四五”规划实施和高质量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来了。北京市发改委昨天介绍,全市计划二季度集中开工100项具有一定影响力、投资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市区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83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