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提出10年,未来如何更好地探索城市“呼吸之道”?7月29日,第四届湖南国际绿色发展博览会举行“海绵城市十年:中部崛起海绵城市建设论坛”,发布《中部崛起海绵城市建设论坛长沙倡议》。 10年来,中部地区先后有20个城市进入国家海绵城市试点示范行列,30多个市(区)成为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与会者普遍认为,中部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正在持续向好发展,但仍面临体制机制改革、政策法制保障、科技与人才支撑、投融资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挑战。

据悉,西安市房屋安全鉴定服务中心依托其专业技术优势,牵头编制了《西安市城镇房屋安全隐患排查(老旧小区)技术要点》《西安市自建房结构安全隐患排查技术要点》《西安市城乡居民自建房加固技术导则》等标准,并多次开展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各区县基层房屋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为西安市基层一线房屋安全管理工作人员顺利开展自建房排查整治工作提供政策支持。

以“匠心闪耀、京彩绽放”为主题的第三届北京大工匠表彰大会29日在京举办,28位第三届北京大工匠集中亮相。第三届北京大工匠表彰大会是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会上,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王超、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物数字化工程师杨晓雪、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嵌入式系统设计工程技术人员陈曦、北京奇步自动化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李奇等四位第三届北京大工匠,作为工匠榜样现场分享了成长经历和工匠故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近日举行的企业座谈会上提出,稳住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两根支柱,对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具有重要作用。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发声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同时也为各地加快落实调整优化政策打响了“发令枪”。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认为,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了要落实的主要措施,这些措施相对容易落实,且对整个房产交易影响较大。在很多二、三线城市,这些政策已基本落实,主要看一线城市能否落实下去。

日本多个机构及专家均表示,2023财年日本建筑业或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日本建筑业联合会(以下简称日建联)预测,“2022财年强劲的资本投资热可能在本财年继续下去”。新高之后再创新高?2023财年伊始,日本建筑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日建联表示,其93个会员企业4月的国内建设订单总额比上月增长20.1%至1.1085万亿日元(1日元约合0.05元人民币)。这延续了2022财年(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日本建筑业的高歌猛进。

7月27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会议对《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条例(草案)》进行一审(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条例草案按照“全寿命期、全涉及领域、全产业链”的立法思路,条例草案设置规划与建设、运行与改造、科技与产业支撑、引导与激励、法律责任等7个章节,规定了建筑绿色发展的相关要求,明晰社会各方主体权利义务,强化事中事后监督管理,以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随着江苏建筑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程度加快,2023年上半年,江苏全省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9095.6亿元,同比增长1.4%。”28日上午,在2023长三角区域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大会上,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李震说。江苏是建筑业大省,建筑业增加值连续11年保持全国第一,产业规模连续17年位居全国首位。数据显示,2022年,江苏建筑业实现总产值4.38万亿元,同比增长5.3%,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13%;建筑业增加值7377.8亿元,占全省GDP比重6%;建筑业仅在省内就吸纳农民工就业超过570万人。

7月28日拍摄的长三角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大会启动仪式。“新建造、新机遇、新跨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共商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大计。7月28日,长三角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大会在江苏南京举行。本次大会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等指导,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会、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办,中建三局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协办。

7月27日,据中国建设报报道,住房城乡建设部倪虹部长召开企业座谈会,就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与企业进行深入交流。会上,8家来自建筑施工、建设科技、房地产等领域的国有、民营企业负责人作了重点发言,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分析了当前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表达了对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真切感受,就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据中国建设报公众号,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倪虹部长召开企业座谈会,就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与企业进行深入交流。倪虹强调,稳住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两根支柱,对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具有重要作用。要以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大力推动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建筑业“促投资、稳增长、保就业”的积极作用。

近日,石景山区八角街道4个老旧小区楼本体改造基本完工,即将启动公共区域改造。该项目统筹实施楼本体和小区管线接续改造,水、电、气、热、暖等管线一次施工一次改完,不会出现“拉链路”。本次试点改造涉及杨庄中区11至14号院,地铁家园社区东院1、2、4号楼,八角北路11号院以及长安家园小区,共13栋楼、1941户居民,建筑面积约16.6万平方米。该项目纳入2021年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名单,今年3月启动施工。

历史建筑是如皋美丽的文化名片,如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古建筑保护和推广提供了更多可能。今年以来,如皋建立并完善一系列工作机制,修缮、保护和利用“三箭齐发”,采用无人机摄影、三维激光扫描、三维建模等技术手段,探讨数智化技术赋能历史建筑保护的创新途径,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转型升级探索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