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由大连市总工会、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团市委、市妇联联合主办,中铁九局大连分公司承办的大连市第五届“工匠杯”职工技能竞赛暨全市建筑信息建模技能大赛在大连民族大学(金石滩校区)举行。第五届“工匠杯”职工技能竞赛以“百万职工大比武、挺进万亿立新功”为主题,共计62项赛事105个工种,竞赛工种的数量、竞赛的领域再创历史新高,兼具创新性、时代性和群众性,通过以赛促训、以赛练兵、以赛选才,激发广大职工“技能强国有我、挺进万亿有我”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办公楼拥有会“呼吸”的玻璃幕墙,停车场遮阳棚由太阳能光伏板搭建,厂前广场、道路融合海绵城市理念……日前,由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参与建设的猛士科技园在武汉经开区正式开园。记者获悉,在历时近一年的建设中,建设者们以拼抢抓实的作风,精工匠造,高效履约,收获了2023年“武汉市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示范工地(黄鹤杯)”和“武汉市结构优质工程”等荣誉。

没有电梯的老旧小区使不少老人寸步难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近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集体采访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李峰表示,将持续破解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在居民共识、资金筹措、安全施工等方面的问题,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据住建部统计,2018年以前,全国既有建筑加装电梯5000部左右,2018年是《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加装电梯的第一年,当年加装电梯5200部,此后逐年增加,2022年全年加装3万多部,2018年至2022年累计加装8.2万部。截至7月底,今年已加装1.8万部。

西班牙中部城市萨拉戈萨则另辟蹊径,打造了“阴影地图”计划。这张基于萨拉戈萨空间数据平台提供的数据所绘制的交互式地图,能清楚地显示街道上的建筑物在特定日期和时间投射下的阴影位置,市民们可以据此提前规划出行路线,避开那些被烈日暴晒的道路。目前,设计者还在为这张地图继续纳入更多的信息图层。萨拉戈萨市政相关负责人玛丽亚·赫苏斯·费尔南德斯透露,地图或将再“添加一个包含树木和其阴影的图层”。这也将帮助人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自己所处的城市。

日前,2022年度江苏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获奖项目公布,镇江市有19个项目入选。镇江市获奖项目中,“长风路(茅以升路-高专新校区)道路工程”获一等奖,“镇江市健康路全民健身中心工程”等10项工程获二等奖,“镇江高新区彭公山路泄洪通道及周边基础设施提升”等8项工程(标准规划)获三等奖,涵盖建筑设计、市政交通、乡村规划、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勘察测量等5大类。

目前,由于装配式建筑可以优化建筑行业粗放型的建造模式,同时具备节能环保、工业化程度高和建设效率高等优点,我国正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项目。但由于其土建成本高于传统的现浇建筑项目,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推进遇到了瓶颈,这也是阻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国内很多学者研究发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项目的建安工程费用普遍高于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项目。基于装配式建筑项目成本增量影响因素众多,并且众说纷纭,研究其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有助于业主和施工企业及项目相关单位在建筑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中明确管控重点。

第三届广州国际建筑业和规划设计产业博览会暨粤港建筑业新时代发展联展(工程交易会)于日前在广州广交会展馆举办。本届博览会暨联展(交易会)以“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粤港两地政府、协会、企业的多方联动,着力打造汇集粤港建筑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工程监理、咨询服务、装配式建筑、高端设备、建筑材料、建筑信息化等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集中、互融互惠的展示、交流、合作平台。

8月25日上午,2023年海南省建筑施工预防高处坠落暨安全质量标准化观摩会在中建三局集团(海南)有限公司承建的三亚紫金国际中心项目举行。当天,各地住建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负责人、海南各地在建项目的建设、施工、监理负责人等共300余人参加活动。此次观摩活动结合《海南省建筑施工领域预防高处坠落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相关要求,深入推进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实施标准。

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市场秩序,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场竞争环境,推动全省建筑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近日,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全省房屋市政工程领域查处的5起转包挂靠、出借资质等违法违规典型案例(第六批)。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一直大力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上半年,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1068.56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50.91%。目前,深圳装配式建筑建设总规模累计达8086.23万平方米,建设规模稳居全国前列。在市建筑产业化协会组织下,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走进全国首个混凝土模块化高层建筑——华章新筑,参观新型建筑工业化展厅、项目智慧建造指挥中心及模块化建筑样板间,了解项目在混凝土模块化建造技术、BIM全生命周期交付技术、C-SMART智慧工地系统等应用情况。

外观错落有致、内部节能降碳,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的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德被动式低能耗示范房被形象地称为“能量魔方”。它是全国第一座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31项节能技术的使用,使整个建筑保持恒温、恒湿、恒静。它也是河北建筑领域首个实现降碳产品开发的项目,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实现了降碳产品价值的有效转化。

推进公共建筑节能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陈出新,在公共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多方努力、久久为功。今年暑期,不少城市的博物馆、交通场站、商场等公共建筑的客流量明显增加。与此同时,众多公共建筑节能工程加大马力推进,以期在营造舒适环境的同时把节能做得好一点、再好一点。建筑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其中,公共建筑具有总量大、分布广、类型多等特点,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