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建最高双塔——张江“科学之门”建设进展怎么样了?小编最新获悉,张江“科学之门”组团项目首个超高层办公塔楼近日率先封顶。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总高150米共30层的办公塔楼位于正在建设的张江中区76-02地块项目。据施工方介绍,76-02地块项目占地面积2.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5万平米,除了刚刚封顶的30层办公塔楼外,地上部分还有4个建筑单体,分别是一栋5层商业裙房,两栋分别为25层、31层的人才公寓及一栋单层文化建筑。

近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总工程师工作委员会主办,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土木大讲堂承办的2021年学术会议暨首届总工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以“绿色智造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等分析研判行业发展存在的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案,分享典型项目的实践经验。

12月27日,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0017、0019地块成交,这是北京市第三批集中供地最后成交的住宅地块。北京市第三批集中供地合计推出12宗住宅地块,土地总面积约62万平方米,总建筑规模约113万平方米,起始价总额336亿元。最终,12宗住宅地块中,7宗底价成交、2宗流拍、3宗溢价成交,最终成交金额为276.83亿元。

杭州亚运村位于钱塘江南岸的钱江世纪城北部,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13公顷,赛时总建筑面积241万平方米,是杭州亚运会最大的非竞赛场馆,由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媒体村、国际区和公共区组成。整个亚运村建筑风格注重江南特色与现代元素的完美结合,通过对开放空间、街道、庭院等空间的整合,致力于营造尺度适宜的街区,创建多层级的开放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景观的紧密连接。践行绿色理念,在功能定位上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赛时功能与赛后利用,在建筑材料上采用预制建筑材料和环保材料,在建设工艺上全面开展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先进工艺实践,全区域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超过50%的建筑达到三星级标准

28日,青岛、陇南、定西三地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联合启动建筑业人才东西部协作培训项目。与以往产业合作、消费帮扶等模式不同,此次协作聚焦垂直领域的高级人才培训,引入远程互联网职业教育权威平台腾讯课堂——峰源教育,旨在通过直播授课模式,在互联网技术与顶级培训师资的双加持下,助力破解西部地区建筑领域人才匮乏痛点,对陇南、定西市建筑业相关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从基础技能到高等技能、基础人才到高专技能人才的提升。

12月28日,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今年以来,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积极推进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扬尘治理工作。初步统计,全年各市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累计对2228个建筑工地开展扬尘治理检查,下发整改告知书2573份,对101个企业记诚信不良记录,移交执法局案件线索266宗,执法局已对其中114宗完成行政处罚,处罚金额356.93万元;另执法局在日常巡查中累计对2035个扬尘治理不到位建筑工地进行立案处罚,处罚金额478.962万元。

记者27日从北京市住建委获悉,为有效增加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着力缓解首都超大城市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难题,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财政局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新供住宅项目配建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的通知》。

记者昨日从南京市建委获悉,在最新公布的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评选中,我市共有4个项目荣膺国家级殊荣。最终江苏省政务服务中心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项目二期、丁家庄二期(含柳塘)地块保障性住房项目A27地块(1#、2#楼、地下车库)、江苏省供销合作经济产业园(A栋、B栋、C地下室)、江北新区市民中心工程四个项目捧得“小金人”。

12月16-17日,广州市第六届建筑工匠技能擂台赛工作总结会顺利召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建筑业管理服务中心以及擂台赛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各区住建部门、有关建筑施工企业等相关部门人员参加会议。

哈市建筑许可指标评价进入全国优秀行列。审批流程不断优化审批时限不断压缩 哈市建筑许可指标评价进入全国优秀行列。近年来,按照国家和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总体部署,哈市通过大力度优化审批流程和办理方式,大批量减少审批要件、大幅度压缩审批时限,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促进了工程建设项目加速建设,切实打造哈市建筑许可领域一流营商环境。

2021年12月27日,中信京城大厦绿色建筑LEED O+M既有建筑金级认证授牌仪式在京举办,授牌仪式上,中信和业投资有限公司发布了《既有办公建筑改造行动指南》。京城大厦是中信和业旗下运营的地标写字楼项目,作为中国第一座智能化超高层钢结构建筑,1991年投入使用,当年所应用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以及设备设施,均代表了当时国际最领先水准。

11月25日,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在2021宏观经济论坛暨创新峰会上发表题为《推进以城市碳中和为主体的五大良性变革》的演讲。仇保兴指出,城市碳中和战略的实施可分为工业、农村农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市政)五大模块,实现碳中和的阻力主要来自于工业文明思路锁定,需要多方面的创新,政府自上而下主导的减碳可与行业自下而上主导的减碳形成互补,城市的新发展动力来自于"碳中和 "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