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虎”质量安全不松懈。2月10日,济南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业务培训班正式开班,培训班旨在进一步提高全市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升全市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及扬尘治理工作水平。

业内人士常用“搭积木”来形容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过程:先在工厂提前加工好建筑构件,再运到现场安装。不过,在昨天举行的厦门市装配式建筑项目技术策划调研交流会上,与会专家更认同用“拼乐高”的说法,这样对拼接的节点要求会更严,建设品质也会更胜一筹。据了解,厦门装配式建筑发展将在全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首钢滑雪大跳台是本届冬奥会唯一一个在北京中心城区的雪上项目场馆,也是世界上首个永久性大跳台场地。大跳台在设计、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到赛后利用。赛道在建设时就预留了出水口,大跳台不仅可以滑雪,未来还可根据需求改造成滑水、滑草等更多项目。

“同舟共济、共创未来,携手共进、合作共赢。”春节期间,中铁十二局集团建安公司与山西建投工程机械公司、潇河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签约,双方将结合自身优势,重点在建筑装备和钢结构建筑领域等方面加强合作,为我省建筑业高质量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山东有16家建筑业企业参与了22项场馆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合同金额超50亿元。在参与冬奥会建设中,山东省建筑业企业紧紧围绕“低碳、环保、科技”的施工理念,先后有近万人参与建设、运维工作,展现“齐鲁建造”风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30%以上;新建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量控制在每万平方米300吨以下,建筑废弃物处理和再利用的市场机制初步形成,建设一批绿色建造示范工程。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发布了“2021年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由青岛市建筑节能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完成的“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编制导则”荣登榜单。此前,山东省住建厅将《青岛市绿色建筑与超低能耗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21-2025)》作为典型范本,转发给其他省内城市住建部门借鉴学习,并列入2021年度山东省建设科技创新成果。

从摩天大楼到风情街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建筑不仅改变着城市景观,也见证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壮大的建筑业更是带动大量关联产业蓬勃向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着力提升建筑业市场竞争力。近日,我省出台“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确要坚持转型升级,推动安徽由建筑业大省向建筑业强省迈进,凸显“安徽建造”品牌价值。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通知,就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许可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提出三个方面八项措施。任何单位不得违规设置“搭车”事项、不得违规收费、全面实行“容缺审批+告知承诺制”、对未办理施工许可擅自开工的项目应责令停止施工,依法处罚

“水立方”变身“冰立方”、“冰丝带”竖起新地标、“雪游龙”因山制宜、“雪如意”彰显东方神韵……连日来,北京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科技扮靓的冬奥场馆,成为本届冬奥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30%以上;新建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量控制在每万平方米300吨以下,建筑废弃物处理和再利用的市场机制初步形成,建设一批绿色建造示范工程。

“在前期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工程建设领域在用工过程中,存在着双方不签劳动合同或签订的合同与实际不符、实名制考勤不规范等问题,直接导致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多发频发。”浙江省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建筑工人保障在线”应用平台通过制度重塑、流程再造、多跨协同、数字赋能等手段,实现了建筑工人从实名制认证到一键合同签订、考勤汇总、工资结算、人员离职的工作闭环,为彻底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