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梁思成齐名的建筑大师冯纪忠,筹办了同济大学建筑系,又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晚年规划设计了松江方塔园……园内,有个茅草为顶、青砖为地、毛竹为柱的何陋轩,是方塔园中点睛的一笔,成为中国现代建筑的里程碑。日前,这座轻盈又沉重的“茅草亭”首度大修刚刚竣工,主持这次修缮工程的同济大学教授黄一如是冯纪忠的弟子:“搭建何陋轩,只用了4个多月,而我们的修缮,却用了整整两年。”

数百吨作业平台自如爬升,最快4天盖好一层楼。记者4月7日从南京市建委了解到,南京首座“空中造楼机”近日在江北新区完成首根结构立柱吊装。一台造楼机相当于一个可移动的建造工厂。据了解,“空中造楼机”提供全封闭的作业空间,既有施工作业层,又有工具房和控制室。在这里面,结构安装、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等几大环节可以同步施工、接续完成,直到下一次顶升。南京已入选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空中造楼机”等智能设备的应用,是南京市建筑业向工业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转型的缩影。

今日,记者从湖南省住建厅获悉,该厅于近日曝光了2022年第三季度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项目考评不合格工地名单。其中,金辉星语学府、芙蓉星城、荣泰广场、瑞华滨江学府等建筑施工项目均因考评不合格上“黑榜”。据悉,本次考评中,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项目考评不合格工地44个,安全生产标准化项目考评不合格项目(建筑施工企业)133个,安全生产标准化项目考评不合格项目(工程监理企业)107个。

近日,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关于组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的通知》,由湖南省建科院牵头申报的“建筑工业化技术及安全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经过重重审查和评审成功获批。这是湖南省建科院获得的首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标志着省建科院在建筑工业化技术、数字建造及运营管理、质量检测及验收、工程安全控制开发及成果应用技术方面,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运行模式。

记者见到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二局四公司”)总经理高安培时,他正在公司天津国家网络安全中心项目现场,透过小比例三维智慧模型聚精会神地查看整个项目模拟建造过程,询问项目负责人工程进度、整体规划及后续目标。除了专注的神情,他口中反复提及的各类工程专业词汇也让人印象深刻。从业16年来,高安培先后荣获沈阳市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经理等荣誉。从基层普通工程技术员到国有建筑公司负责人,再到全国劳动模范,高安培一直扑下身子踏实奋战在施工前线。

近日,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13条措施,围绕支持建筑企业做优做强、推动房地产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破解发展困难等,服务支持我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鼓励区内建筑企业与央企、区外大型建筑企业组成联合体,采取联合体投标等方式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允许优质房企以银行保函替代竞拍土地保证金和商品房预售监管资金,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3月31日,2023年全国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福建站)启动会在南安市举行。启动会以“绿色建材进万家 美好生活共创建”为主题,同步举办“南安泛家居主题展——第十九届中国(南安)国际水暖泵阀暨消防器材交易会”和“2023中国(南安)国际厨卫展览会”两场展销会。活动吸引了10余万人次客商及观众参会,福建省工信厅还专门在福建省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上增设“绿色建材馆”,线上线下齐发力,促成绿色建材生产企业与重点建设项目签约200多个,签约总金额超8亿元。

3月28日至3月31日,“武汉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武汉市工程测量及建筑信息建模(BIM)职业技能竞赛在汉成功举办。来自中建三局、中铁大桥局、中建二局、中交二航局、武汉市政集团、汉阳市政、誉城集团等19家在汉建筑企业的106名选手参加竞赛。“武汉工匠杯”工程测量及建筑信息建模(BIM)职业技能竞赛,由武汉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武汉市城投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由武汉誉城集团公司承办,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协办

随着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普及与推广,装配式绿色农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长沙市近日召开的推动环保节能安全“绿色农房”高质量建设工作座谈会透露,长沙将在农村大力推广“绿色农房”,农村统规统建的低多层住宅项目原则上应采用装配式技术建造,鼓励农村自建房、危房改造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建造,让更多群众住上绿色宜居农房。

自2017年4月雄安新区成立以来,同济规划院组织多个专业工作组参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持续至今。2017年6月,同济规划院与5家设计单位共同完成的雄安新区起步区空间规划方案,成为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的《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起步区空间布局的基础。

3月29日,记者获悉,广安市将打造首个“近零碳建筑”。项目以便民生活体验中心和综合能源服务中心为主,预计总投资4亿元,建成后可新增就业200人,节约用电、用水,并减少碳排放量。项目预计2024年底建成,成为广安绿色生活生产的新地标。“近零碳建筑”指建筑物通过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最大幅度降低建筑对能源的需求,运行过程全电化,不使用燃气,建筑排放的碳量处于较低水平。

新建成的北京工人体育场内,阳光透过崭新的圆顶幕墙倾洒下来,绿油油的草坪上,工人正在熟练地做着养护。“有了这层幕墙,观众再也不用担心被雨淋了。”建筑幕墙设计师李向南言语中透着自信。场馆上方的圆顶幕墙是李向南和他的同事们奋战6个月的成果,从图纸绘制,到材料选择,再到安装组建,凝聚了近30位幕墙设计师的心血。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结构,独立于主体建筑之外,类似于建筑物的“衣服”。建筑幕墙设计师,用李向南的话说,就是为建筑量体裁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