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午,北京市住建委接到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发布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的通知》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及时通过应急值守平台和短信平台等方式通知各区住建委、各区房管局及各有关单位,迅速布置此次预警期间应对工作。

目前,城市建筑能耗高达社会能源总消耗量的15%,降低建筑能耗势在必行。那么,城市建筑能否由能源消费者转变为能源生产者?在广东惠州,这样的畅想正在实践。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问题,绿色建筑从上世纪60年代被提出后越发受到关注。简而言之,绿色建筑就是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建筑物,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减少污染。近年来,国家提出了“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要求推广发展绿色节能建筑。

不久的将来,一艘屹立于滨海新城东湖之畔的“巨轮”——福州数字中国会展中心将“扬帆起航”。记者25日获悉,该项目建设快马加鞭,主体工程已进入装修阶段,整体工程将于明年3月竣工。

河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河北省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条例》,条例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出台,将填补河北省绿色建筑缺乏地方性法规的空白。施工图不符合绿色建筑等级要求,不得批准开工建设

近日,以“重温‘深圳速度’,激昂时代精神”为主题的“建证40年•中国建筑奇迹之旅”大型主题传播行动走进深圳国贸大厦。中建集团党群部副主任周静,中建三局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胡金国等近100余人出席活动,共同领略“深圳速度”的争先豪情,聆听奋斗历程中的动人故事,传承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

记者从山西省住建厅获悉,本月起,山西省将开展严厉打击建筑工程领域层层转包违法分包等行为两年行动,遏制建筑工程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多发势头。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批准浙江、安徽、陕西省3省开展建筑劳务用工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函》,我省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这条主线,紧盯“建筑劳务用工制度”这一改革目标,以落实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为抓手,建立多形式、多渠道的建筑工人技能培训机制,取消劳务企业资质鼓励发展专业作业企业,努力破解当前建筑工人技能培训、鉴定考核、工资支付、养老保险、住房保障等五大制约建筑企业用工管理的难题,促进建筑业健康有序发展。

江苏省首张新版房屋建筑工程类施工许可证近日在南京江北新区发出,标志着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

为了解决当前北京市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首都工程质量安全水平,近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北京市首次发布较为全面系统的施工技术管理文件。

11月21日,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六部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建筑领域向高质量高品质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湘建科〔2018〕218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到2020年,实现市州中心城市新建民用建筑100%达到绿色建筑标准(2019年达到70%,2020年达到100%),市州中心城市绿色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2019年达到20%,2020年达到30%)。

11月22日,2018湖南(长沙)装配式建筑与工程技术博览会(以下简称:筑博会)开幕,大型驻湘中央企业——通号建设集团首次高端亮相,以“建筑+科技”“BIM+装配式”为核心元素成为装配式建筑“湘军”的一支劲旅。